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是全球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有效利用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对全球搜集到的甘蓝型油菜基础收集品的表型性状进行评估,研究其遗传变异是非常必要的。对甘蓝型油菜重要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并获得相应的分子标记,发掘对油菜产量和品质育种有利的优异等位基因,在提高油菜产量、改善油菜品质方而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全球488份甘蓝型油菜种质在武汉进行两年的鉴定与评价,获得了12个产量与农艺性状、10个品质性状的表型数据并分析了其遗传变异。共发掘出3份高产、3份大粒、2份多角、2份多粒、3份高油、5份高蛋白、4份高油酸、1份高亚油酸、2份高亚麻酸、2份高花生烯酸、2份高芥酸、2份低棕榈酸、2份低硬脂酸、28份双低(低硫甙与低芥酸)的优异丛因资源,同时鉴定出2份小粒、3份少角、3份少粒、2份高秆、3份矮秆的特异遗传材料。相对国外品种,中国当地品种表现出更高的小区产量、单株产量、千粒重以及每角粒数,而全株角果数则表现更少;与冬性和春性品种相比,半冬性品种在小区产量、单株产量、千粒重以及每角粒数上表现最高,而全株角果数则表现更少;半冬性材料的种子含油量均值极显著地高于冬性及春性品种,中国品种的含油量均值高于欧洲品种均值。性状千粒重和芥酸含量的基因型变异分别在所有调查的12个产量与农艺性状、10个品质性状中解释表型总变异最大,分别为71.23%、98.44%。利用illumina公司开发的60K芸苔属SNP芯片对472份材料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基于全基因组范围的24256个SNP的主成分分析显示前两个主成分分别解释遗传变异的11.7和5.8%,依据前两个主成分所有472份材料分为较明显的三大类群(冬性品种、春性品种以及半冬性品种)。在分析了群体结构、亲缘关系和连锁不平衡水平的基础上,基于24 256个SNP的基因型数据,结合上述的表型数据,对上述22个表型性状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检测。结果如下:1)12个产量与农艺性状,在阈值-log10(p)=4.38以上,两年性状最优线性无偏预测(BLUP)值分别在其最优模式下进行SNP全基因组关联扫描,共有7个性状(分枝高度、收获指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一次分枝数、小区产量、全株角果数、千粒重)检测到关联SNP位点共计19个,其-log10(p)值范围为4.468-6.801,其对表型的贡献范围为4.229-8.219%,单个性状关联位点数1-5个。性状千粒重两年BLUP值检测到的2个关联SNP标记(Bn-A09-p30654305、Bn-A06-pl 8136235),分别位于连锁群A9和A6上,在两年(2011,2012)中被同时重复检测到。2)10个品质性状,在阈值-log10(p)=5.69以上,两年性状BLUP值分别在其最优模式下进行SNP全基因组关联扫描,共有8个性状(硫甙含量、棕榈酸含量、硬脂酸含量、油酸含量、亚油酸含量、亚麻酸含量、花生烯酸含量、芥酸含量)检测到关联SNP位点共计113个,其-log10(p)值范围为5.725-15.775,其对表型的贡献率范围为4.690-13.935%,单个性状关联位点数3-47个。在已检出的113个标记中,共有80个SNP在两年(2011,2012)中被同时重复检测到。在被重复检测到的80个标记中,硫甙含量关联的29个位点分别位于连锁群A9、C2、C4、C7上,棕榈酸含量关联的8个位点、油酸含量关联的12个位点、亚油酸含量关联的11个位点、亚麻酸含量关联的3个位点、花生烯酸含量关联的3个位点、芥酸含量关联的14个位点全部位于连锁群A8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