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种常见的脑神经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以头面部位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的、短暂的、阵发性的电击样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疼痛发作可持续数秒至一分钟不等,可伴随同侧面肌痉挛。患者嘴角、鼻翼、颊部及舌部为敏感区域,洗脸、进食、刷牙等细微的碰触便可引起疼痛发作,这些区域称为扳机点或触发点。本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TN不表现有神经系统病变的体征,检查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继发性TN是由于各种原发病变(如颅内肿瘤、多发性硬化等疾病)造成的以三叉神经痛为临床表现的疾病,其疼痛程度较轻,发作时持续时间较长,也有患者呈持续性痛,阵发性加重,体检可发现神经系统病变的体征。原发性TN病因不甚明确,且极易重复发作。目前,药物仍是治疗原发性TN的一线疗法,但随病情进展药量不断增加,可产生耐药及严重的副作用,患者依从性不高。多数情况下,局部神经阻滞疗法效果一般,且疼痛缓解后较易复发。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等手术疗法创伤大、风险高,年老或身体基础较差的患者不能承受。因此,尽管临床上有许多原发性TN的治疗方法,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其治疗至今仍是一大难题。射频热凝术(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PRT)是指磁场发射出高频率的射频电流,该电流在电极尖端产生变化的磁场,使其覆盖区域内的靶点组织分子产生运动,摩擦生热,进而对组织造成损伤。射频电极在C型臂X线机等影像学设备的指引下定位精确,温度及时间可控,具有创伤小,可定性、定量治疗,疗效确切和并发症少等优点。1950年起PRT开始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等慢性疼痛均取得满意疗效。半月神经节位于颅中窝的三叉神经压迹处,发出分支眼神经、上颌神经及下颌神经,各自经眶上裂、圆孔和卵圆孔出颅。射频电极经卵圆孔入颅,行半月神经节PRT,能有效毁损病变神经而很少影响周围正常组织,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有效缓解疼痛。目前,半月神经节PRT已逐渐应用于原发性TN的临床治疗,但对其疗效及并发症的报道内容较少。本研究将回顾近年来接受治疗的病历资料,分析该项治疗的影响因素及疗效,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目的]从疼痛缓解时间、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三方面探讨半月神经节PRT治疗原发性TN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2002年至2013年间,205例TN患者在我院疼痛科接受半月神经节PRT,从其医疗记录及2014年5月的问卷调查中统计术后效果,复发情况和并发症。术后结果分为治愈、好转、未愈三个等级。通过卡方检验、Log-rank检验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病变分支、侧别、射频温度及时间对疗效、复发情况及并发症的影响,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射频温度及时间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全部患者最少随访5个月。[结果]两人失访,剩余203人术后有效率(治愈及好转)为91.13%(186/203),总复发率为13.79%(28/203),前三年复发的患者占75.0%(21/28)。并发症发生率为77.83%(158/203),其中151例患者出现术后患侧面部麻木;20例出现角膜炎;8例出现咬肌无力;1例并发耳鸣,1例术后出现恶心及呕吐。多数患者存在一种以上并发症,但多为短暂且轻微的症状。全部并发症均在1-3个月内恢复,无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经卡方检验及Log-rank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病变分支、侧别、射频温度及时间因素对疗效及复发情况无明显影响(P>0.05),但射频温度计时间与并发症的发生有关(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温和长时间射频可使并发症发生率增加。[结论]1.C形臂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半月神经节PRT能有效缓解疼痛,且较少复发。有不同程度并发症发生,但均可在较短时间内回复,无严重后遗症,临床效果确切,是治疗TN的有效方法。2.患者年龄、性别、病变分支、侧别、射频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疗效无明显影响,但高温及长时间射频可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术中应避免过长时间和过高温度。患者术后可出现各类并发症,需注意术后护理,尤其注重预防眼部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