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四种淡水鱼——泥鳅、回鱼、鲈鱼、鲫鱼体表粘液的流变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考察了时间、浓度、温度、剪切史对鱼类体表粘液流变行为的影响。对泥鳅体表粘液的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初步提出了泥鳅体表粘液的超分子结构模型。研究表明,鱼类体表粘液的稳态剪切曲线可以分为三个区域:第一牛顿区,非牛顿区,第二牛顿区,可用Carreau模型较好的拟合,剪切史对泥鳅体表粘液的流变行为影响巨大。泥鳅体表粘液的增比粘度(ηsp)与浓度(c)间的关系为ηsp-c2.7。动态流变行为测试显示,在实验范围内,几种鱼体表粘液的储能模量(G’)均大于损耗模量(G"),表明粘液呈现出更多的弹性,且G’及G"随ω变化不明显。对于泥鳅体表粘液,其临界凝胶浓度cgel约为2.4g/L,多数情况下,泥鳅粘液的浓度超过该值,也就是说粘液为凝胶结构,这是体表粘液功能得以实现的结构基础。泥鳅体表粘液的变性温度约为35℃,低于此温度,粘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高于此温度,粘液发生变性,粘度随温度升高快速降低。这一温度为泥鳅健康生存的最高温度,高于35℃时,泥鳅会随温度的升高出现死亡。以上关系的确立对鱼类粘液减阻效果及渗透性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对泥鳅体表粘液的成分进行的系统分析表明,粘液中的水分约占99.5wt%,非水物质仅占约0.5wt%。粘液中高分子量(Mw=2.3×106)的多糖在粘液中的浓度仅为0.0016wt%,低于其临界交叠浓度约一个数量级。所以粘液的高粘度主要来自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即水溶性多糖分子链上连有带负电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肪基团。蛋白质分子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使多糖分子链极为伸展,疏水基团缔合成的疏水区域在多糖分子链间起到物理交联作用,从而形成网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