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行为金融学逐渐成为金融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行为金融中的心理会计理论在金融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但大多数心理会计的模型都建立在简单心理试验或模拟研究基础上,而没有对投资者实际的投资行为进行直接分析。因此,对股票市场上投资者实际投资行为进行实证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我国证券市场同成熟的证券市场比较,还是一个新兴的证券市场,历史短、不规范,所以更迫切需要应用心理会计等行为金融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对来自市场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解决金融市场发展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本文对中国股票市场上投资者的心理会计行为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借鉴David Fielding和Livio Stracca(2006年)方法对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的损失厌恶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和国外成熟的金融市场有很大的区别。第二,首次将logit模型应用于股票市场投资者心理会计行为的研究,并利用中国股票市场的交易数据,应用sa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第三,通过修改David Fielding和Livio Stracca (2006年)模型,建立起理论模型,然后利用股票市场的实际数据,应用matlab进行模拟分析,从新的角度对投资者参照点选择问题做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①关于投资者的评价函数。本文并没有发现投资者对股票收益方面的损失和盈利的反应是明显不对称的。投资者的评价函数的确是多属性的,他们对流动性是损失厌恶的。具体地说,投资者对流动性方面的损失比盈利更敏感。流动性损失往往使投资者在其投资评价期限末卖出股票,而流动性盈利对投资者的行为选择的解释就不那么明确了。②关于投资者的分隔选择行为。通过对股票指数和个股的回归分析,本文没有发现投资者对个股和对股票指数的风险态度有明显的区别。同时,也没有发现投资的损失厌恶程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也即,没有发现投资的近视性损失厌恶行为,但,反而发现了投资者的风险寻求行为。③关于投资者的动态心理会计行为。从对股票指数和个股的回归中,特别是对股票指数的回归中,本文发现投资者上一期的投资成果显著地影响了投资者本期的选择,并且影响的方向是正向的。即,上一期的盈利增加了本期投资者买入风险资产的概率,反之,则减少了买入风险资产的概率。④最后,作者发现投资者的评价参照点很可能不是无风险资产收益率,而且是不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