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板蓝根是一味历史悠久、作用明确的中药,具有公认的良好抗病毒疗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病毒性流感的预防和治疗。随着近年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开展,板蓝根作为极具代表性的中药而倍受关注,对其药用成分和作用机理的研究将为传统中药的现代科学解释提供技术和理论基础。但由于中药多组分协同作用的特点,板蓝根的抗病毒机理研究却仍处于探索阶段。本工作旨在运用毛细管电泳法,结合多种生化研究手段,阐明板蓝根抗流感病毒的生化机理。红细胞体系为检测流感病毒常用的体系之一。本文首先通过显微镜检判定板蓝根不同处理方式下的红细胞经流感病毒侵染后的形态学差异,据此建立了可快速便捷鉴定红细胞不同状态的毛细管电泳方法,并运用此方法分析、比较按板蓝根不同处理方式分组的各组红细胞的迁移率、峰面积、峰形、峰的个数、特征吸收波长等,推测板蓝根抗流感病毒的机理;结合显微镜镜检、血凝滴度指标、FITC的荧光标记、唾液酸苷酶去除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板蓝根成分分析、多种参照样品的药效研究和成分分析等多方面的实验论证,进一步阐述板蓝根抗流感病毒的生化机理。同时,初步建立用于药物生化研究的毛细管电泳方法,并为其应用扩展做了一定的研究。本论文工作主要有三个成果: 1. 板蓝根抗流感病毒生化机理的阐述:板蓝根主要通过其多糖组分,协同其蛋白组分,作用于细胞膜表面的唾液酸,与流感病毒产生竞争性吸附,以包被的方式保护细胞,有效预防了流感病毒对细胞的侵害,从而达到抗病毒的目的;同时,板蓝根还具有一定的修复病态细胞的功效以及直接灭活病毒的作用。2. 鉴定红细胞不同状态的毛细管电泳方法的建立:50cm/65cm×75μm 的石英毛细管;电极缓冲液为0.1mol/l,pH 7.4,含6%葡萄糖的磷酸盐缓冲液;细胞进样量为500 个左右;电压20kV; PDA 检测190~350 nm;温度25℃。3. 适当减少上述方法中的进样量,增大毛细管管径,提高电泳温度,可实现对正常狗肾细胞和被病毒感染的异常狗肾细胞的分离鉴定。此研究有助于阐明板蓝根抗病毒的生化机理,使板蓝根能更广泛用于病毒性疾病的治疗。同时,本课题中毛细管细胞电泳的研究为高通量药物筛选和细胞学研究提供了一种便捷灵敏的分析检测方法,实现高效、快速、准确地建立抗病毒型药物药理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为新型药物的开发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