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以上海市B监狱某监区为研究个案,针对短刑期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进展开的一项行动研究。笔者通过前期的调查,较为系统地描述和分析了短刑期服刑人员群体的心理需求。同时,对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缺陷进行了思考。通过比较,笔者认为现有的课程已无法满足短刑期服刑人员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有必要进行改进。为此,笔者制定了行动研究的步骤。在前期准备阶段,针对这一群体的内在需求和刑期结构等特点,确定课程的教学重点,制定教学大纲,并制作教案。在课程实施阶段,笔者对课堂变化进行了观察。在收集反馈阶段,主要是对听课的服刑人员进行访谈,收集他们对于课程的想法。同时,邀请听课的同事协助对课程进行评价,并从服刑人员的主管民警处了解课程对于服刑人员行为表现的改变产生了怎样的作用。最后的持续改进阶段,在对课程改进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对于存在的缺陷进行不断地改进,以期使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对课程的改进中,笔者摈弃了原有课程大量知识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对于课程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建立了把服刑人员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人”的教学理念,并从纷繁复杂的心理学知识中,抽取短刑期服刑人员“社会化”过程中最需要掌握的人际关系方面的教学内容作为课程的主体。在教学方法方面,通过更多的案例和互动的教学方式,使得服刑人员从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多对生活和自我成长的思考和启发。通过调查访谈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进对于提高短刑期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帮助他们建立回归社会后的生活信心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短短8个课时的课程教育中,服刑人员从对心理知识感到陌生,到逐渐认识到心理健康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改变了一些自身固有的对事物的认知误区,并能主动将一些学到的心理调适技巧运用到日常的改造生活中去。应当说,课程的改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