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浅湖型湿地生态系统,对维持华北平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雄安新区和大清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使白洋淀水资源量不足,水环境状况变差,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湿地功能减弱。2018年作者参与了河北省保定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大学组织的白洋淀水生态环境调查,论文基于调查结果分析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现状,研究生态系统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对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提出生态修复对策。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方面:(1)为掌握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状况,2018年进行了白洋淀水生态环境调查,明确了白洋淀湿地物种现状及空间分布规律,基于调查结果分析了白洋淀各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之间的关系。(2)收集白洋淀湿地历年生态调查资料,通过分析各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研究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的历史演变过程,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结构趋于简单,物种多样性逐渐降低。白洋淀作为一个复杂的湿地生态系统,影响其演变的因素众多,通过白洋淀不同时期的生态环境特征及其与生态系统耦合分析,探讨了水量、水质和人类活动对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白洋淀历年水位与水生生物物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水位年内和年际间波动过大是造成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淀区水质与水生生物的生长状况密切相关,营养物质超过生物的适宜浓度范围时,将对水生生物产生抑制作用;白洋淀湿地围堤围埝大量存在,不仅降低了淀区水体的连通程度,在影响水质的同时,也破坏了淀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完整性。(3)为判断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基于生态系统的特征及演变的影响因素,以雄安新区生态建设的目标为依据,从生物、生境和社会3方面选取11个评价指标,构建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价模型,对2018年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生境指标对其健康程度的制约作用较大。(4)根据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和评价结果,分别从水量、水质和人类活动方面提出白洋淀湿地生态修复的对策。为使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满足雄安新区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应把改善淀区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主要从保障水量、控制水质和转变开发利用方式三个角度进行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