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行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要求企业提供TQCSE(时间、质量、成本、服务、环境)综合最优的产品,而成本是企业所有努力的综合体现,如何衡量企业TQSE提升在成本方面的体现以及利用成本数据做出正确决策,传统成本法存在很大局限,作业成本法为改进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提供了新的选择。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新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自提出以来,它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的应用,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近年来,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大量应用促进了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和发展,也为作业成本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来的二阶段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已经不能满足描述企业成本流动过程的需要,研究适应企业信息化环境的多阶段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及其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本文以多阶段作业成本核算模型为核心,以实现作业成本管理系统为目标,重点研究了信息化环境下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建模、核算以及分析方法,初步形成了适应作业成本管理系统需要的建模理论与方法。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如下: 1.对作业成本法的资源、作业、成本对象、成本动因、会计期间与组织结构等要素进行了分析,扩展了要素内含,把账户概念引入到作业成本核算体系中,扩展了作业成本要素各对象之间的分配关系,运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建立了作业成本法各个要素的对象模型。 2.在作业成本要素建模的基础上,提出了多阶段作业成本核算模型的建模约束规则,研究了基于规则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完整性以及环形分配的检查算法,提出了分配层次概念和环形分配的分配方法,给出了计算当前分配层次的算法和针对模型总体的核算算法,通过设立协作资源账户和协作成本对象账户解决了模型之间的交流。 3.研究了多阶段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基础上的本量利分析、能力损失分析和差异分析。建立了作业能力约束条件下的多产品作业基础本量利分析模型,对该模型的解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使用作业能力利用率判断生产瓶颈的方法,并建立了单产品的作业基础本量利分析模型,对模型在业务外包和共同能力约束条件下的应用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基于作业的能力模型,给出了单一作业以及整个核算系统的能力损失计算方法,并提出了基于能力损失信息和成本信息的价格决策方法。提出了与多阶段作业成本核算模型相适应的差异分解方法和成本动因差异概念,把差异与成本动因联系起来,可以更加有效地追溯差异发生的原因。 4.对作业成本管理系统的实施运行环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两级作业成本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信息模型,基于组件技术开发了作业成本管理系统原型系统。对作业成本管理系统与ERP集成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中间件的集成方案,利用组件技术开发了中间件关键组件,并在原型系统中得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