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愿与人重逢”——论顾城的诗人形象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yE981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童话诗人”之称的顾城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句闪烁着天才般灵性的光芒,体现了语言自身蓬勃的生机。他终生以诗为生命、以生命为诗,为人们诠释了诗歌无穷的生命力与生命永恒的诗意。顾城短暂而充满传奇的一生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也让我们陷入了深沉而持久的感慨与思考。至今,学界对顾城的研究已逾三十年,成果丰硕,但诗与诗人本身的丰富性依然为我们提供了可开拓的空间。   顾城的诗人形象问题在诗人死后曾引起过热烈的讨论,但多数言论偏于主观,在后来的学术研究中对该问题的探讨也不够全面深入。顾城的诗人形象大致分为两个方面:现实生活中的诗人形象和诗歌作品中所塑造的自我形象。在现实生活中,诗人充满童真、想象力强,也任性、偏执、依赖,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女性崇拜思想;他与人类社会格格不入,一直处于“边缘“状态,固执地将幻想的天国花园带入现实的陆地。在诗歌世界里,诗人尽情地享受艺术赐予他的自由,一会儿当昆虫,一会儿当人,一会儿当鬼,一会儿当神,诗人仿佛拥有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将艺术神奇融入生命本体。诗歌为梦想提供了自由驰骋的天地,也成为诗人逃避现实困境的栖息之所,但诗歌终究无法从根本上化解矛盾与危机。现实世界与艺术世界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顾城却将现实世界的“我”与诗歌世界即艺术世界的“我”相混淆,过分强调二者之间的联系而忽略了二者的本质区别,从而导致诗人对自身的迷失,最终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其他文献
纯文学的时代内涵和历史内容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清理,目的是为了分析80年代以来的纯文学话语。而本文试图穿过纯文学的历史化的界定,对纯文学进行本体式的追问,也就是分析纯
神话是原始先民智慧的结晶,它凝结着人类最初始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作家创作出了大量的带有神话色彩的文学作品。作家把神话传说作为素材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当
本文从功能角度出发,以话语标记语“可不是”为研究对象,将话语标记语“可不是”分为应答标记语和语篇衔接标记语。从“可不是”的分布特点和话语功能切入,从语用功能角度进行描
在调度员培训仿真器 (DTS)中传统的自动装置仿真方法是对不同类型的装置分别建模 ,其缺点是适应性差、扩展性不强。针对这些问题 ,对自动装置的动作原理进行分析 ,建立了 1个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王蒙著)作为一个短篇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历经五十余年,仍能被读者、批评家记住、讨论,这足以昭显了它非同寻常之处。不仅说明它已经“存活”了下来,更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