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13至16世纪伦敦汉萨商栈的兴衰为切入点,洞视英国经济发展趋势及汉萨同盟经济形势的变迁,以期探寻伦敦汉萨商栈兴衰的历史过程及原因。12、13世纪,英国经济发展加快,农牧业商品化趋势明显,羊毛出口贸易尤其发达。工商业城市发展,交通得到改善,伦敦作为经济中心发展起来。伦敦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对外贸易发达,对国内市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明显,在英国具有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鉴于上述,此时的英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汉萨商人与其他经济实体进行沟通,伦敦汉萨商栈的建立对英国来说具有必要性。伦敦汉萨商栈建立之前,北德意志商人已进入英国,科隆商人和吕贝克商人先后进入英国展开贸易,他们在伦敦汉萨商栈建立前进行的经济活动,为伦敦汉萨商栈的建立和发展做了铺垫。可以说,汉萨同盟先行者的耕耘使建立伦敦汉萨商栈具有了可能性。故此,1282年,伦敦汉萨商栈建立。由于吕贝克商人的经营,北海和波罗的海的贸易发展,逐步成为贸易的整体,英国被纳入汉萨同盟的商业版图。北海和波罗的海的贸易的发展需要英国互通有无,此种情势为伦敦汉萨商栈的发展带来契机,伦敦汉萨商栈在14、15世纪得到发展。同时,英国也在谋求海外贸易的扩张。英国试图打破汉萨同盟贸易垄断的做法必然激荡起斗争的阴霾。15、16世纪,英国商人与汉萨商人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地区贸易竞争渐趋激烈,竞争集中体现在三次冲突之中。冲突不可避免地对商栈产生影响。面对上述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于商栈商人在英国的活动,英王室根据英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态度经历了从最初的欢迎商栈商人到抵制的三个阶段,埋下了伦敦汉萨商栈衰落的种子。伦敦汉萨商栈在英国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英国的海外贸易在借鉴汉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扩张,伦敦汉萨商栈对16世纪及之后英国经济后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16世纪,英国的海外势力扩张,国内经济取得显著发展,重商主义及民族国家的思想渐趋形成,对外埠经济势力的排斥力趋强。而汉萨同盟由于内部和外部的原因渐趋式微,其势力在波罗的海和北海地区受到挑战,汉萨同盟对英国的影响力削弱。列于汉萨同盟势力范围内的伦敦汉萨商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历史条件。最终,伦敦汉萨商栈于1598年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