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物化是英语中非常普遍的现象。本文试图用功能语法的理论来分析名物化的功能。 Bussman(1996)曾在他编的词典里说过,任何词都可名物化。许多语言学家(quirk et al(1985),Aarts and Aarts(1982),Fries(1952),Nida(1966)和Chomsky(1972)等)都曾在自己的著作中零星地描述过它。 最近,一些学者(Huddleson1984,Fries1984,Radford1988,Baker1997)从转换生成语法的观点来分析讨论名物化现象:名物化是怎样从一个词或词类转换而来以及它们之间的内部结构和关系。 韩礼德(1994)在讨论语言的功能时曾多次提到名物化现象,特别是在讨论语法隐喻时指出名物化是语法隐喻的一个重要来源。根据他的观点,名物化指的是在小句中充当名词或名词词组功能的任何成分。本文主要基于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来讨论名物化在小句中的功能。 第一章简单地回顾了其他学派对名物化的研究。传统语法用‘空位—填充物’的方法来分析名物化结构,把名物化看成是从相应动词派生出来的抽象名词,未对其在小句的功能加以描述。结构主义语法与转换生成语法则采用‘二分’法来分析名物化结构。功能语法拒绝转换生成语法的结构模式。它重点研究语言的交际使用,对研究语言成分的动态性提出了不同的方法。它把语言看成是语言使用者之间社会互动的工具。语法规则应根据其在语言使用的功能来解释。语言是意义系统。语言意义的基本成分即是其功能成分。它强调语言的语义结构与人们的经验结构密切相关。因此名物化的结构和功能与人们的经验相关。第二章讨论了名物化的定义、分类及模式。简单的区别了名词词组与名物化,它们之间有共同的特征。分析了名物化的结构及其成分的功能。第三章则描述了名物化作为一种经验结构如何体现语言的三大墓本功能:语篇功能,人际功能和概验功能(包括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第四章是关于名物化与语法隐喻。韩礼德认为名物化是建构语法隐喻的最有力的手段。本章讨论了名物化在三种语法隐喻中的体现,说明了名物化在语法隐喻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名物化的功能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名物化在小句中的功能机制。对语篇分析和语篇翻译特别是科技语篇的英汉互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英语的名物化分析是否适合汉语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