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厄休拉·勒奎因(Ursula K.Le Guin,1929-)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奇幻小说作家,曾于1973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1997年获普利策奖,并多次获星云奖、雨果奖等多项大奖。她的作品如《天堂车床》(1971)、《一无所有》(1974)、《新大西岛》(1975)、《森林是世界的同义词》(1976)、《野牛女孩及其他动物的在场》(1987)、《倾诉》(2000)、《变化的位面》(2002)在很大程度上回应了当代美国社会和全球化语境下的技科学(technoscience)和后人类(posthuman)现象,立足于环境保护,对现代技术发明和应用问题进行反思和批判。在当代知识经济和工业化/后工业化语境下,技术内嵌于人类的意识形态、政治、文化、军事、民族利益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依赖社会背景"的特点,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力量。人类在享受技术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拥抱后人类技术所带来的痛苦。在勒奎因的小说中,现代技术由资本主义对利润的追逐、民族主义对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警惕、人类对技术进步的纯粹信念所驱动,技术使用给人类带来了真实的和虚假的希望。她的技术书写侧重于具体的技术与社会现实的相互塑造,与20世纪80年代的技术哲学批评的经验转向相契合,既涉及到基因技术、医疗技术、军事技术、通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多种技术,也关注古老技术和现代技术的对峙和融合、外来技术的接受策略、技术使用对人类和自然的冲击等问题。勒奎因对技术并不持悲观的态度,而是进行积极的辩证的技术批判。本论文借用当代美国技术理论家伊德(Don Ihde)、温纳(Langdon Winner)等人的技术哲学理论,约纳斯(Hans Jonas)的"技术责任"思想、海宁(Brian G.Henning)的"创造性伦理",综合他们有关技术非中立性、技术伦理的共同思想内核,分析勒奎因的五部小说与两部短篇小说集,探讨文本如何再现了打破人类与动物、人类与机器、身体与非身体边界的后人类语境,进一步论证了勒奎因既坚守人类的本质又与技术共同进化,既善用物质性技术又兼顾人类的精神性的西方道家技术理想。在与后人类主义技术观念的比较中,本论文同样借用了中外技术哲学的一些研究成果,探讨勒奎因小说中再现的技术对人类身体和动物生命的冲击、科学家的社会地位、技术精英的社会责任、战争中古老技术怎样战胜现代技术、技术弱的一方在吸收外来发达技术时的技术策略等问题。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考察勒奎因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变化的位面》与《野牛女孩及其他动物的在场》中现代技术对人类身体和动物生命的影响,论述勒奎因的"弱人类中心主义"的技术立场。《变化的位面》通过技术想象和夸张的基因大融合叙事,揭示了基因技术和其它技术的无限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痛苦。技术态身体体现为动物、植物和人类基因的任意组合,动摇了人类的本质,"超智能"睡眠实验损害了人类的尊严,虚拟恐怖场景几乎给旅游者带来了精神错乱。所有这些情节都指向勒奎因所提倡的人类精神性对技术的反向平衡作用。《野牛女孩及其他动物的在场》则以人与动物之间的寓言式移情与德勒兹和瓜塔里式的生成动物,提倡人类用技术保护动物,而不是戕害动物的生命。由此可见,现代社会中,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元叙事",对内造成一种"技术态身体"现象,对外作用于动植物生命,产生有益和有害的双重作用。第二章探讨《一无所有》、《新大西岛》和《天堂车床》中资本主义体制下的科学家在技术发明和应用中的作用、勒奎因的道家技术伦理观。三部小说中的科学家都致力于科学研究,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但在技术的用途上,他们分属不同的两种科学家:一种科学家选择了将技术奉献给全人类,另一种科学家则以技术获取权力、地位并操纵他人。这三部作品关心技术伦理中的"真"、"正义"和"责任感",立足于平衡的社会机制和健全的人格,为敬业精神和创造性设立伦理底线,寻求技术与职业精神的融合。第三章分析《森林是世界的同义词》和《倾诉》中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语境下外来技术与本土技术之间的对峙和接受策略。《森林是世界的同义词》宣传反战思想,抨击殖民主义者依靠军事力量掠夺和压迫殖民地人民,并毁坏了他们的传统文化,带给他们不得不发展军事技术的文化前景。《倾诉》则以星际交往背景,反映出地球历史上的技术殖民和文化殖民。为了免遭外来殖民势力的辖制,技术落后的一方错误地采用了"技术大跃进"的抵制策略,给普通民众造成了极大的痛苦。针对这种情况,勒奎因再次强调了平衡和遵循天然发展之道的道家技术思想。勒奎因的技术书写所呈现的技术灾难都是由极端的技术政策和实践造成的,既避免了技术决定主义对技术的极端推崇,又避免了技术恐惧者对技术的全盘否定。她笔下的技术是具体的、复数的技术,与人类的政治系统、意识形态和环境问题密切交织在一起。论文在承认自然的固有价值的基础上,以生命的持续存在为伦理目标,探讨了勒奎因小说的道家技术伦理观,即"由技入道"、"以道驭技"、虽有技术但慎用技术等原则;指出勒奎因实际上具有弱人类中心主义价值立场,既反对技术误用,又反对排斥技术,提倡以道家的平衡和顺应技术自然发展速度的方法,约束有害环境和人类身体的技术;认为过度的技术追求会给大众带来灾难,人类应遵从技术自然发展的路径,合理规避技术风险,达到人与技术的和谐共生;技术的发明者、使用者和决策者应具有一定的理想的道家人格,即消除过度的欲望,借助于谦卑、正义和责任伦,走出技术损害迷局,使技术为人类服务,为生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