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它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展现窗口,也是世人关注的焦点,它的繁荣和发展引领着中国各地的变化。北京是全国城市社区体育开展的较早的城市之一,也是我国体育发展较活跃地区之一。社区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主要载体,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构成要素,社区体育设施是居民开展体育活动的基础,社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的法制化有利于推动居民体育活动的持续开展。近年来,北京房地产业高速的发展,新型社区如雨后春笋般掘起。随着社区体育的不断发展,老百姓锻炼身体的迫切要求与场地设施不足的矛盾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目前,关于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建的法律规制已趋于完整,那么在现实的居住中,体育场地设施的配建能否落到实处,值得我们去探讨与分析。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法,以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建的法律规制为切入点,对新型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建的法律规制进行了分析,对北京市新型社区的体育场地落实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随着相关法律规制的不断更新,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北京市新型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研究认为:1北京市新型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建设有相关的法规依据,但是,由于法规之间的不衔接,指向性不明确,导致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从源头规划上就显得“弱势”。2北京市体育主管部门管理和监管的“被动缺位”,以及居住区建设过程中法人的不断更换,使新型社区整个建设过程中,体育场地设施配套建设逐渐递减,多数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建设不达标。3北京市政府对建成后的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保护不力,社区居委会责大权小,使弱势群体的体育权利得不到很好的保障。为此建议做好以下工作:首先,通过立法程序,确保《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用地指标》得到有效执行。其次,通过法律程序,保证体育行政部门进入住宅区的规划、建设及验收流程。再次,社区居委会在日常生活中,有引导社区居民开展体育活动的责任与义务,应赋予社区居委会更多的体育场地设施管理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