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对当时的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实施了惨绝人寰的屠杀计划。这段历史距离今天已经70多年了,留存在记忆深处的创痛,被不断“翻拍”。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随着南京大屠杀话语权的逐渐放开,电影创作领域出现了一批关于这段历史题材的影片,迄今为止公开放映的大约有9部。1987年12月22日,我国第一部正面表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故事片《屠城血证》在南京首映。1995年第五代著名导演吴子牛拍摄了《南京1937》。同一年香港导演牟敦芾拍摄了《黑太阳?南京大屠杀》。2002年杜国威拍摄了《五月八月》,首次从孩子的视角控诉了南京大屠杀给千百万中国家庭带来的灾难。2004年郑方南拍摄了被称为“中国版《辛德勒的名单》”的影片《栖霞寺1937》。2006年高群书拍摄了一部检讨战争以及战争责任的电影《东京审判》。2008年罗杰·斯波蒂伍德拍摄了根据英国战地记者乔治·霍格在中国千里救孤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黄石的孩子》。2009年同时出现了中德合拍片《拉贝日记》和国产片《南京!南京!》。对于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而言,它具有唯一性的价值,但是对于同是表现这一历史事件的电影创作而言却是丰富多彩的。姜文导演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面有一句台词是这样的:记忆总是被情感改头换面。如此看来,对于这样丰富呈现的结果找到了解释的依据。对于“大屠杀电影”这一概念的启用,并不是从严格意义上的类型电影的角度而言,只是从“大屠杀”作为一个历史事件的题材能指出发。本论文就是围绕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电影故事片这一研究客体而言,在一定的时间跨度中,其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带有历史性的演变。论文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南京大屠杀电影相应的一些研究以及本论文研究的主要思路。第二部分从历史记忆的角度出发,首先厘清“大屠杀”概念的界定,追溯“南京大屠杀”发生的过程,最后探究“南京大屠杀”发生的原因。第三部分从电影媒介中呈现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故事片出发,描述影像生产的基本情况;再从总体上关照南京大屠杀电影在创作观念上的演变,从三个比较大的观念形态上,即控诉、救赎以及反思作出区分,并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最后从接受心理的角度入手,当影片在面对一群拥有特殊情感记忆的大众主体时,这种民族情感记忆是否会给南京大屠杀电影的消费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