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老年人媒介形象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a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人口老龄化进程发展迅猛,形势严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摆在国家面前的重大课题。大众传媒在“积极老龄化”进程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大众传媒内容传达的关于老年群体的各种态度、倾向、判断会影响老年人的自我认知和社会其他群体对老年人的看法和态度,构建积极健康的老年形象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华商报》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011-2014年4年间的老年人报道为样本,探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都市报对于老年人形象呈现特征,由此思考都市报如何呈现积极正面的老年人形象,服务于老龄社会。本文论文主要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内容包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价值、核心概念及研究综述,本文研究使用的是刻板印象理论,对刻板印象的含义、分类、来源、干预等进行梳理。第二部分是研究方法设计和相关数据分析,本文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法,采用“逢十抽一”的原则抽取了《华商报》4年144份报纸,对获取的576篇样本进行分析研究,设计了报道信息指标和人物信息指标两大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数据分析。第三部分,结合上一章节数据分析,总结出《华商报》老年人媒介形象的三大特点:第一,老年人形象呈现不足;第二,外显形象积极正面,主要体现在老年人报道以正向为主、老年人生理形象以健康为主、老年人行为特征以积极为主;内隐形象负面消极,主要体现在老年群体“衰老无助”、农村老年人和女性老年人“衰弱无用”,农村老年女性边缘化严重。第四部分,分析了《华商报》老年人媒介形象呈现的原因,主要归结于三点:第一,新闻工作者的认知局限;第二,媒介双重效益的矛盾;第三,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第五部分,为改善《华商报》的老年人媒介形象,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新闻工作者再社会化;二,正确认识老年群体;三,完善老年人报道,具体包括设立老年专版(刊)、丰富报道形式、鼓励老年人参与报道等;四,加强老年人活动策划。
其他文献
马克思建立的唯物史观与其道德观点存在着内在矛盾,这构成了唯物史观的"道德困境"。它表现为三种根本性质疑:第一,唯物史观作为关于人类社会的科学学说,不具有道德属性;第二,即
自由教育思想是纽曼教育思想的灵魂。在《大学的理想》一书中 ,纽曼对自由教育思想做了详尽的阐述 ,针对实用主义者的责难给予了有力的回击 ,驳斥了自由教育无实用性的论断 ,
马铃薯既是粮食作物,又是一种常见的蔬菜。马铃薯营养丰富且口感佳,用途十分广泛。由于马铃薯需求量的增加,种植马铃薯的农户也越来越多,通过种植马铃薯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收
近些年来随着电子商务企业在我国迅猛的发展,许多电子商务企业为了提高消费的支付便捷,同时促进电子商务企业小额消费交易量的增加,电子商务企业各自都推出了小额消费信贷业
学界对巴赫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理论的翻译、介绍以及理论本身,没有更多顾及巴赫金的理论背景以及他对其他理论体系建构的影响力。综合分析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中的"主人公
明弧堆焊技术能在金属材料表面熔覆一层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这样可以使得某些性能普通的材料具有某些合金成分的特殊性能,这种技术不仅节约了某些稀有金属资源,还为生活生产
<正>周肇祥(一八八〇——一九五四)字寿安,一字养庵、养盒、养安,号退翁、无畏居士,亦号广慧庵主,斋堂为娑罗花树馆①、石桧书巢、广慧庵。浙江绍兴人。清光绪举人。先后卒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也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过去我们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对工作、对职业的追求
6月30日上午,在海淀基督教堂前广场上,北京市开展"四进"宗教活动场所活动启动仪式。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宗教局局长钟百利,市宗教局副局长刘先传,市宗教局副巡视员王海丰
连锁业态选择的本质是方便消费者。可供连锁经营选择的业态有七种。连锁经营企业要根据我国居民的实际购买力状况和消费水平选择适当的业态和进行营销定位并采取相应的营销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