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综合监测体系优化设计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yzq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级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是获取全国大范围区域尺度上森林资源动态变化信息的主要监测技术手段。森林资源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以及监测内容的深度、广度将会影响到林业长期发展方针的制定。目前国际上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已然向多资源、多目标化的年度综合监测体系方向发展。相比之下,我国国家级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存在以下几点不足:其一,采用单一方形样地作为地面固定样地,其空间信息反映能力较弱,从而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其二,每5年产出一次森林资源监测报告,监测数据时效性较低;其三,以省为总体设计系统抽样方案,监测数据无法落实到市县级别,且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体系相互独立运行,存在一个地区两套数的问题;其四,森林资源监测内容较为单一,监测指标多侧重蓄积与面积监测。鉴于此,为优化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提高监测数据准确性,实现多目标化年度综合监测。本文以保定市为例,从以下4个方面开展研究:1.从样地类型、空间排列方式、样地尺度大小出发,探究在不同类型林分中开展森林资源监测的最优样地类型;2.采用时间序列二相抽样方法设计随机、系统及分层三种年度抽样方案,并通过模拟数据验证开展森林资源年度监测最优抽样方案;3.采用非线性指数模型分别树种组构建蓄积量预估模型,通过预估模型反演更新保定市内所有小班蓄积量信息,从而实现市县蓄积量一体化监测。4.在我国现有监测指标体系基础上,参考国外指标体系研建现状,在林分基本概况信息、森林健康、森林土壤、森林生物量、森林生物多样性以及森林经营管理6个监测内容上进行监测指标的丰富研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同等面积尺度,群团样地对林分的蓄积抽样预估精度明显高于单一样地,四点圆形群团样地略高于方阵圆形群团样地。(2)在不同类型(起源、龄组)林分中开展蓄积监测,其样地最优规格尺度大小(样地面积、子样地间距)不同。对于样地面积而言:在天然林中开展蓄积量监测时,最优样地面积视龄组而定,幼龄林内最优监测样地面积为841 m~2,中龄内最优监测样地面积为729 m~2,近成过熟林内最优监测样地面积为625 m~2。而人工林中不同龄组林分的最优监测样地面积大小一致,均为625 m~2;对于群团样地内子样地间距而言:在幼、中龄林中开展蓄积量监测的群团样地最优间距方案为14 m,在近成过熟林中,最优间距方案为10 m。(3)采用二相回归抽样方法设计随机、系统、分层三种抽取方案对保定市开展连续两个监测年的蓄积年度模拟监测,其抽样监测精度均在90%以上,满足《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对活立木蓄积抽样精度达90%以上的要求。验证了本研究所设计的年度监测方案可行性。(4)通过对比分析3种抽取方案的蓄积抽样精度,可以确定以二相回归抽样为基础,采取分层抽取方案(按照地形分层)进行蓄积量年度监测,其抽样效果最佳。连续两个监测年的蓄积抽样精度分别高达96.94%、98.01%。(5)研究建立的7个树种组的蓄积量预估模型统计量(R~2、SEE、TRE、MSE、MPE、MPSE)结果表现较好,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估能力。通过蓄积量预估模型获取的保定全市蓄积量与年度抽样监测值之间的误差仅为8.94%,相互验证了市县蓄积量一体化监测方案的可行性。(6)构建了一套涵盖林分基本信息、森林健康、森林生物量、生物多样性、森林土壤、森林经营管理6个监测内容的多目标、多资源化森林资源综合监测指标体系,可为我国今后森林资源监测指标体系研建工作提供参考。本研究针对目前我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存在的不足点,从多个角度出发开展优化研究,可为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优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及方法参考。
其他文献
利用直线法分析了毫米波双H形波导,同时对其色散特性和截止特性作了数值计算和分析,基于双H形波导的开放性以及大尺寸、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等突出优点,给出其应用设计,对双H形波
丝带凤蝶(Sericinus montelus)取食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contorta Bunge)、蝙蝠葛(Menispermumdauricum CD.)等植物,在四丰山1年2代,以蛹越冬.本文报道其形态特征和生物学
进一步研究带有时滞的细胞神经网络的全局指数稳定性.允许模型带有不可微和无限制的信号函数,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和同胚定理证明了平衡点的存在和唯一性,而且导出了这个
研究了R=Fp+uFp+u2Fp(p为素数)上长为n=ps的循环码的生成元的形式,即Rn=R[x]/〈xn-1〉所有的理想.
目的:研究探讨儿童慢性荨麻疹和湿疹的血清过敏原检查方法、结果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确诊为慢性荨麻疹和湿疹的患儿160例作为观察组,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