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地区八角科植物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n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角科(Illiciaceae)植物为单属科植物,常绿乔木或灌木,枝叶具有香气,春季开红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因其果实大多有毒,园林绿化应用甚少。但有报导认为江浙地区八角科植物中也有不结果实的,可避免有毒果实的危害。为此,本文调查了江浙地区八角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并从形态特征、分子标记、生化标记三个水平上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为从八角科植物中筛选出适宜园林绿化的新树种提供实验依据,取得如下主要实验结果:1.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八角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初步探明了八角科植物枝、叶、花、果实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发现供试的江浙地区八角植物在形态特征上表现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在形态分类上均属于披针叶八角种,种内可进一步划为11种不同类型。2.以披针叶八角种内不同类型的12种植物材料为研究对象,从叶片中提取DNA,设计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并分析ITS序列。结果表明,披针叶八角不同类型植物的ITS序列长度634-637bp,序列差异值为0-2.4%,其中有2组5种实验材料的ITS序列完全一致,而其生物学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别。结合供试材料的表型分析结果,可以认为屈良鹄提出的按ITS序列差异值进行分类的方法并不适于八角科披针叶八角种。3.从12种不同类型植物的幼叶中提取酶液,分析它们的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结果从过氧化物同工酶的电泳图谱中检测到10条酶带,有两条特征酶带可鉴别供试植物中的两个材料。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70处可将供试植物分为3类,聚类情况与供试植物的来源地、结实性、蓇葖果数的分类基本吻合。4.以八角科植物的幼嫩叶片为试验材料,在优化双向电泳(2-DE)技术的基础上,对不同来源的3种披针叶八角植物叶片蛋白质组进行了分析,结果在来源于南京、苏州、杭州的3种代表性植物的2-DE图谱上检测到了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三者的蛋白质斑点匹配率在63.9 %-70.5 %;同时在2-DE图谱上检测到了7种特异表达的蛋白质组分,推测这种差异表达蛋白与披针叶八角植物种内不同类型的遗传组成差异有关。
其他文献
构树具有生长特性优良,综合经济利用价值高,适应性强等特点。本实验以构树幼苗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150 mg kg-1、450 mg kg-1、1000 mg kg-1、1500 mg kg-1)的铅进行胁迫试
藻类又叫孢子植物、叶状体植物,具有叶绿素,营自养生活,没有真正根、茎、叶的分化,以单细胞的合子或孢子进行繁殖。藻类生存范围极广,从热带到两极,从寒冷的高山到炙热的温泉
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植被恢复已成为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小对环境影响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植被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改良土壤和提高碳汇等多
林分结构作为林分特征的重要内容,是森林经营管理、森林健康评价等森林研究的基础。空间结构作为林分结构的重要方面,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林分结构研究中缺乏空间分布信息的
本论文主要研究引种至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苗圃的侧金盏,通过对其花芽分化及发育、开花物候以及胚胎发育特性来探讨侧金盏生长发育过程、生殖生物学特征及其与物候学的相应
植物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1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t protein, LEA)是胚胎发生后期在种子中大量积累的一种蛋白质。高亲水性和强的热稳定性以及缺少半胱氨酸残基、色氨酸残基是LEA蛋白家族的普遍结构特征。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 synthetase,GS)是第一个从植物中分离纯化和鉴定的酶,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能将植物无机盐形式的氨催化同化成有机氮形式的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