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利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分析我国各地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需要情况,根据相关数据估算各地区老年财力缺口、财政转移支付系数,为我国试点阶段的长期照护保险在全国全面铺开,长期照护保险提供的公平性,保险筹资决策方面提出建议。方法首先,利用2015年CHARLS数据和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来收集定量资料;用文献研究法收集我国失能老人的健康现状和长期照护需要的定性资料;其次,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需要进行描述;最后,对各地区老年财力进行估算,并计算存在老年财力缺口省、市的转移支付系数。结果与分析1.失能老人基本情况分析从失能程度上看,轻度失能老人占全部失能老人数量的73.25%。从性别上看,女性的失能率要高于男性,女性占轻度失能人群的60.73%。城镇老人的失能率低于乡村老人。不论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失能的老人,失能人数的占比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下降。受访对象中69.39%的失能老人都与伴侣同住。从自评健康来看,中部地区重度失能老人自评健康很不好的占58.7%。不同地区老人的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80.8%(东部地区)、83.33%(中部地区)、84.54%(西部地区)。从精神抑郁情况来看,不同失能程度老人的抑郁评分分别为23.09(轻度失能)、24.60(中度失能)、25.93(重度失能)。2.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要情况分析本文使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IAD L)量表评价老人ADL和IADL程度,以获得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要情况。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不同程度的失能老人在ADL指标中如厕、洗澡、穿衣三项单项指标需要程度排名都在前三位或前四位。从整体上看,IADL单项能力评分中,连续爬楼梯是独自完成困难度相对最高的单项指标。在ADL能力的需要程度上,东部地区轻度失能老人在如厕时,弯腰等存在困难并需要帮助。中部和西部地区轻度失能老人没有一项能力评分达到需要帮助的程度,但评分在三分、四分以上的项目比东部地区更多,面临失能程度加重的风险更大。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中度失能老人的整体评分情况相差不大。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重度失能老人对所有ADL能力的需要帮助评分都在5分以上,比较符合重度失能人群的身体特征。对于IADL能力帮助的需要评分,三个地区不同失能程度的老人需要帮助的项目都比较相似。3.各省老年照护需要的财力缺口估计与均等化转移支付由于地方财政能力与实际服务需要存在矛盾,为了实现长期照护服务的均等化,需对地方财力缺口进行估算,进而提出财政的均等化转移支付建议,本研究利用财力缺口来反映上述矛盾的差距。2015年河北、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共计9个省市存在老年财力缺口,其中重庆市的财力缺口最大,其余19个省市的老年财力处于盈余状态。为了体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中央财政可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对这些省市的财力缺口进行弥补,但是受到财政资金总量的限制,需要依据具体的财力缺口计算转移支付的比例系数,通过计算转移支付系数发现老年财政转移支付系数排名前三的分别是:重庆(0.257)、四川(0.215)安徽(0.154)。政策建议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发展和我国长期照护保险体系发展,从制度完善、财政责任、筹资形式以及运营管理角度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积极试点,构建社会性长期照护保险制度;(2)长期照护保险筹资决策科学化;(3)明确政府在长期照护保险中的筹资责任;(4)构建社会性长期照护保险筹资新框架;(5)规范长期照护保险基金的运营管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