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些年,我国城市建设加速发展,混凝土消耗量激增,导致许多地区资源骤减,尤其是供求关系紧张的天然砂资源。我国的铁尾矿资源储量迅速增加,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为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我国城市建设加速发展,混凝土消耗量激增,导致许多地区资源骤减,尤其是供求关系紧张的天然砂资源。我国的铁尾矿资源储量迅速增加,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为了减轻天然砂资源的供应压力,最大限度地利用工业废物—铁尾矿砂、铁尾矿粉,研究了一种高性能铁尾矿混凝土。探究这种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案,找出其最佳的配合比,然后以这种高性能铁尾矿混凝土为原材料制作了高性能铁尾矿混凝土受压构件,为这种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材料配合比工作包括:(1)研究水胶比、砂胶比对高性能铁尾矿混凝土的7天立方体抗压强度、28天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流动扩展度、T500用时的影响,进行第一组试验,并且结合废物利用最大化的原则,找出最佳的水胶比、砂胶比。(2)采用第一组试验的最佳水胶比、砂胶比,以不同比例的粉煤灰代替水泥,不同比例的铁尾矿粉代替硅灰,研究这两种因素对高性能铁尾矿混凝土的7天立方体抗压强度、28天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流动扩展度、T500用时的影响,进行第二组试验,并且结合废物利用最大化的原则,找出最佳替代比例。受压构件工作主要包括:(1)高性能铁尾矿混凝土的轴心受压构件,针对同一材料、同一截面尺寸、同一种配筋方案在不同长细比下进行轴心受压试验研究,观察其破坏特征,测量其极限承载力、混凝土应变、钢筋应变、构件中部挠度的变化。(2)以不同偏心距为控制变量研究这种高性能铁尾矿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力、中部挠度。(3)探究高性能铁尾矿混凝土柱从开始加载到破坏荷载时,破坏区段的截面是否符合平截面假定,柱的箍筋在受力过程中的变化,分析试验数据得出长细比、偏心距对高性能铁尾矿混凝土柱开裂荷载以及承载力的影响。提出高性能铁尾矿混凝土柱的轴心、偏心受压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这种新型的铁尾矿混凝土材料试验性能的研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探究这种高性能铁尾矿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性能,为这种铁尾矿混凝土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其他文献
在配电网中,小电流接地故障的选线与定位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对于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信号特征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由于电力系统的特殊性,能够去现场进行试验的机会
蝉拟青霉(Pfaecilomyces cicadae)作为一种在我国研究较早的昆虫病原真菌,其对鳞翅目、半翅目等农业害虫具有致病能力。然而该菌基础研究,尤其是致病机理知之甚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菌在害虫生物防治上的应用。鉴于此,本研究对蝉拟青霉基因组进行测序,筛选毒力相关基因,鉴定了 18个蝉拟青霉几丁质酶基因,并对这些基因的分类、结构域、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本研究结果对进一步阐述蝉拟青霉的致病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生态环境作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其权重日益提高,人民群众期盼享有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需要。森林康养作为一项林业新兴产业,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为人们提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机会,有助于人们身心健康水平的提升。此外,森林康养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布局,是践行“绿
在植物细胞或组织中,脂肪酸是中性脂类、蜡质、磷脂、糖脂和胆固醇脂等脂类化合物质前体,也是植物种子油脂的主要组成成分,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营养和能量。脂肪酸在质体中合成后运输至内质网中加工修饰合成脂质,形成油体存储于种子中或合成角质和蜡质的前体物质。因此,脂质合成过程需依赖转运蛋白实现脂肪酸在细胞器之间的转移和传递。目前,研究发现拟南芥FAX1定位于质体内膜参与质体中脂肪酸的外排,导致质体中脂质减少,促
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是动物生产中两个重要指标。本研究针对白羽肉鸭Q2系母鸭0-43周龄体重进行了 10个周龄体重和6周龄公鸭屠宰指标测定,并对各指标进行关联性分析;选择与生长发育相关的MSTN和MyoD基因作为候选基因,首先通过DNA-Pooling测序分别对MSTN、MyoD基因三个外显子片段进行突变位点的判别,再利用PCR-SSCP技术对MSTN外显子1及MyoD内含子1进行基因分型,根据分型结
在昆虫病原真菌中,以罗伯茨绿僵菌为主的杀虫剂具有安全,无污染等特点,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该类杀虫剂也存在不足,例如杀虫速度慢,易受环境影响,成本较高等。因此深入研究罗伯茨绿僵菌的致病和抗逆机制,选育高效杀虫菌株是迫切需求的必要途径。酮醇酸还原异构酶(ketol acid reductoisomerase,KARI)是生物体内合成支链氨基酸的关键酶之一,存在于植物,真菌,细菌和古细菌中
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nematodes,EPN)指以昆虫为寄主的致病性线虫,其致病性源自于其肠道内所携带的共生菌,二者呈互惠共生关系。目前已发现的昆虫病原线虫有3大类,
杨树具有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等特点,是我国重要的绿化造林和工业用材树种。然而,在自然环境中,杨树在其生命周期常常遇到一些生物及非生物胁迫,例如病虫害、干旱、水涝、低温、高盐及土壤化学污染等。这些胁迫导致杨树生长延缓、分布范围减小、生产力降低甚至死亡。其中干旱胁迫对杨树的分布及生长发育的影响尤为严重。因此选育出速生、抗旱的杨树新品种是目前杨树育种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通过现代生物学
天然免疫是宿主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病原微生物感染宿主细胞后,其保守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会被宿主细胞内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识别,启动一系列信号转导事件诱导I型干扰素、促炎症因子以及多种抗病毒基因的表达。这些抗病毒效应蛋白通过抑制病毒的
糖化酶作为水解淀粉的重要酶制剂,在众多行业中均有广泛应用。因此,选育高产糖化酶菌株对糖化酶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糖化酶生产菌株黑曲霉为研究对象,对出发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