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质量恒星形成是最近几年天体物理学最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之一。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大质量恒星的形成过程仍不是很了解。主要原因是大质量恒星演化快,数量少,且成团形成,周围环境比较复杂。另外,它们的距离通常在1kpc以外.这就给观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因为远,需要高的分辨率,另一方面,恒星形成区早期比较冷,因此物体辐射比较弱,所以需要高的灵敏度。
大质量恒星形成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它们是通过什么方式形成的?一种观点认为是类似于小质量恒星,通过盘吸积的方式形成的;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通过小质量(原恒)星的碰撞并合的方式形成的。因为吸积盘的尺度非常小(小于0.001pc),目前的观测手段难以有效地进行研究,因此吸积的孪生兄弟一外流(尺度通常到达pc量级)就成为目前最有效的研究目标。
为了研究与大质量恒星形成区成协的外流的结构和动力学性质,我们用日本野边山45米望远镜对5个相对近距离的甲醇脉泽源进行CO(1-0)谱线的成图观测,发现它们都有外流活动特征,其中4个是准直性较高的双极外流.这个结果增加了大质量星类似小质量星形成过程的证据.除此之外,我们用德令哈13.7米望远镜对这些源进行了HCO+(1-0)的谱线成图观测,发现这些源都与致密的,大质量的HCO+云核成协。
研究表明大质量恒星形成区总伴有脉泽,红外源和HII区,对这些天体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物理环境,确定大质量星形成的具体过程,为了寻找新的6.7GHzCH3OH脉泽源,我们利用Effelsberg100米观测了89个水脉泽源,这些源中包含一部分小质量恒星形成区,发现了10个新的源.它们都与大质量恒星形成区成协,这也证实了CH3OH脉泽源只与大质量恒星形成相关。
只有确定脉泽的精确位置才能很好地研究脉泽与恒星形成区其他示踪体之间的关系.为此,我们使用ATCA,MERLIN和VLA观测了35个甲醇脉泽源,它们与各个波段的红外源成协表明它们正在跟踪大质量恒星形成的早期阶段。
大质量星通过辐射出大量的紫外光子,使得其周围的气体发生电离,形成电离氢区,我们用VLA对20个致密的NVSS源进行了5GHz和i5GHz的连续谱观测,发现了8个新的超致密电离氢区,这些射电源大部分与24pm的中红外辐射成协,尺度为0.01~0.10pc,辐射量度EM为0.5~31.2×107pccm-6,电子密度ne为1.0~21.0×104cm-3,是典型的UCHII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