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CNI)作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一线药物,其有效性已得到公认,但 CNI相关肾毒性使得其在治疗上受到限制,难以长期使用。目前临床上通过监测血药浓度、肾功能以反映其肾毒性,但尚不能早期发现肾脏的损害,而重复肾活检作为有创性的检查,临床上往往难以实施,目前也无统一的实施方案。因此寻找到无创的生物学标志物能早期评价CNI相关肾毒性,指导临床安全使用CNI类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应用已公认的急性肾损伤标志物监测 CNI治疗后不同时期其血、尿生物学标志物的变化情况,评估CNI相关肾毒性,寻找能早期评价CNI相关肾毒性的生物学标记物。 方法: 1.观察对象:选择单纯激素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儿为对照组,CNI联合激素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儿为观察组。 2.观察方法: 1)收集观察对象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生物指标; 2)以药物治疗前(0d)和治疗极早期(3d)、早期(1m)、中后期(3m和6m)为不同的观察时点,收集观察对象的血、尿标本,离心留取上清液,保存备用。 3)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不同时间点血、尿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纤连蛋白(FN)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各生物学标记物的水平变化。 结果: 血清 NGAL在 CNI治疗6个月明显升高(P<0.01),血清 TNF-α在CNI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尿液NGAL、KIM-1和FN呈现出先下降再升高的趋势,其中尿液FN、NGAL和KIM-1水平分别在CNI治疗后3天、1个月和3个月下降明显(P<0.05),仅尿液TNF-α水平随CNI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在用药6个月升高明显(P<0.01)。尿液RBP和NAG在CNI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 结论: 1.控制CNI药物浓度在安全范围内,CNI治疗6个月以内发生CNI相关肾毒性的可能性小; 2. sNAGL、uTNF-α相对其他急性肾损伤生物学指标(uNGAL、KIM-1、FN、RBP、NAG)对早期评价CNI相关肾毒性可能更敏感; 3.CNI治疗第6个月始,需警惕CNI相关肾损伤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