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差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原理、方法,详细分析了干涉处理的计算流程。选取在我国境内发生的国际上影响很大的昆仑山口西Ms8.1级地震(2001年11月14日)震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欧洲空间局ERS-1/2的干涉雷达数据,进行了三轨法差分干涉测量,得到了以下结果和认识:
1.深入地剖析了差分干涉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引入了地形相位模糊度参数和形变相位模糊度参数,介绍了的差分干涉测量数学模型,并详细推导了三轨法差分干涉测量的数学公式。
2.在昆仑山口西地震区采用了三轨法,提取出了地震同震形变场的干涉条纹。从D-InSAR干涉纹图上可以发现太阳湖破裂段,最大视线向形变量大约为31cm,为新生地震破裂。
3.根据D-InSAR差分干涉条纹,还发现太阳湖和布喀达坂峰之间存在约50km的微量形变阶区。
4.根据D-InSAR差分干涉条纹,库赛湖西破裂段,走向约94°左右,形变南盘大于北盘,从南盘形变场走势可以推断,该段有两个不连续段落,最大视线向形变位于库赛湖西端,约为64cm。
5. D-InSAR获得的是地震地表视线向变化量,视线向变化量的分解形变场干涉测量的一个难点。本文对破裂带D-InSAR视线向形变量与地表实际形变的空间几何关系做了初步的探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