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评价朱建贵辨证治疗失眠经验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失眠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老年病科门诊,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诊断标准及其中医三型辨证标准的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朱建贵教授的辨证论治汤药,对照组给予广安门医院院内制剂酸枣仁膏治疗28天。分别观察并记录治疗前、治疗14天以及治疗28天时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积分的变化,并观察不同年龄、不同病程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积分的变化。所有数据通过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中医辨证论治汤药治疗对失眠疗效的影响,观察不同病程、年龄与治疗疗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本研究将完成治疗疗程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治疗组90人,最大86岁,最小31岁,平均年龄54.88±11.25岁,男性18例,女性72例,平均病程为61.11+68.14月;对照组30例,最大77岁,最小31岁,平均年龄55.70+11.96岁,男性3例,女性27例,平均病程为64.10+73.49月。经T检验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疗效比较。研究显示,中药辨证论治和院内制剂治疗14天与治疗28天时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疗程结束时都有治疗效果。比较两个疗程的PSQI积分前后差值的均值,治疗28天时的均值为6.31+2.97,治疗14天的均值为3.9+2.99。二者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天的疗效优于治疗14天。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治疗14天后,治疗组的PSQI疗前积分与疗后积分的差值均值为4.66+2.87,对照组的PSQI疗前积分与疗后积分的差值均数为1.63±2.11,经秩和检验两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28天后,治疗组的PSQI积分与治疗前PSQI积分差值均数为7.22+2.56,对照组治疗后的PSQI积分与治疗前PSQI积分差值均数为3.60+2.42,经秩和检验两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14天后和治疗28天后的匹斯堡睡眠质量评分的七个因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的使用及其日间功能障碍)均数,经秩和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14天和治疗28天后两组间在睡眠效率积分改善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睡眠因子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疗后14天和疗后28天的七个因子的分值减少均数均大于对照组。治疗组在疗前和疗后的各个质量因子的分值降低幅度较大。对照组治疗14天后与治疗28天后差值降低幅度较小。治疗组与对照组除了睡眠效率的P值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其他质量因子两组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能更好的缓解患者的失眠症状。因为本研究禁止患者服用西药,故不考虑催眠药物的影响这一因素。辨证论治各组分别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将辨证论治的三组(心肾不交组、痰火扰心组、肝脾不和组)分别与治疗组对照,以观察各个组内疗效是否有差别。每个组各30例患者。治疗14天时心肾不交组的PSQI疗后-PSQI疗前的差值均数为4.00±2.51,痰火扰心组均数为4.60±3.15,肝脾不和组均数为5.36±2.83,对照组均数为1.63±2.10。经秩和检验,四组之间的PSQI积分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辨证论治组优于对照组。治疗28天时心肾不交组的PSQI疗后-PSQI疗前的差值均数为6.80±2.52,痰火扰心组均数为7.63±3.13,肝脾不和组均数为7.23±1.92,对照组的均数为3.60±2.41。经秩和检验四组之间的PSQI积分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辨证论治组优于对照组。继之分别做三个辨证论治组的两两比较,经方差分析,各个辨证论治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疗效的比较。总体的综合疗效做比较,以临床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作为观察指标。治疗14天后,患者总体的临床痊愈为1例、显效22例、有效25例、无效72例,总有效率为40%。治疗28天后,临床痊愈2例、显效45例、有效41例、无效32例,总有效率为73.3%。综合观之,治疗28天疗效优于治疗14天。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综合疗效。疗后14天后,治疗组临床痊愈1例,显效22例,有效19例,无效48例。总有效率为46.6%。对照组临床痊愈0例,显效0例,有效6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20%。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后28天时,治疗组临床痊愈2例,显效45例,有效28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3.3%。对照组临床痊愈0例,显效0例,有效13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43.3%。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对疗效的影响。将患者的病程分为5层:1、1-12个月,2、12-36个月,3、36-72个月,4、72-120个月,5、120-360个月。分别统计每层在疗后14天及其疗后28天的临床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的例数。通过统计可知治疗后14天各层的有效率分别为75%、35%、40.7%、14.2%、6.6%。经秩和检验分析,各个病程分层之间的治疗疗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在12个月以下的有效率较高。治疗28天后的各个分层有效率分别为88.8%、70%、85.1%、57.1%、50%。经秩和检验分析,说明各个分层的治疗疗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在12个月以下的有效率较高。年龄对疗效的影响。将患者的年龄分为5组,分别为31-42岁、42-53岁、53-64岁、64-75岁、75-86岁。分别观察各个年龄组段的临床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的人数,并计算各个年龄组段的有效率。经两组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分析各个年龄组断与疗效的差别不认为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不同年龄与治疗效果不认为有关联。结论:1应用中医辨证论治疗效优于应用院内制剂酸枣仁膏。中医辨证论治对患者的睡眠改善尤为明显。2中医辨证论治失眠在28天时疗效显著,提示应用中医辨证论治失眠应当适当延长疗程,与现代医学的研究结果相吻合。3三个辨证组组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考虑与入组的病例偏少有关,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相应的扩大样本量,以得到更为客观的研究结果。4疗效与病程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越短治疗的显效时间越短,有效率也越高。5不同年龄与疗效之间关联无统计学意义。考虑本次研究是从中国中医科学院老年病科收集病例,病人的年龄集中分布在42-75岁,以后的研究可以考虑从不同地点收录不同年龄层次的患者。6本研究观察时间较短,两组复发情况的比较尚未得出,中医辨证论治对失眠患者的长期疗效及复发的影响,尚需进一步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