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高温、重载等极端服役环境下的零部件面临着多种形式的失效问题,零部件表面制造与再制造技术的相关研究一直是行业热点。传统激光熔覆能够实现表面强化或修复,但是制备效率较低、稀释率较高等不足,制约了其工业应用发展。超高速激光熔覆作为一种新兴的表面改性技术,有望在表面改性和表面修复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超高速激光熔覆研究尚不充分,因此本课题采用超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制备了不同熔覆速率的Fe基涂层,通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高温、重载等极端服役环境下的零部件面临着多种形式的失效问题,零部件表面制造与再制造技术的相关研究一直是行业热点。传统激光熔覆能够实现表面强化或修复,但是制备效率较低、稀释率较高等不足,制约了其工业应用发展。超高速激光熔覆作为一种新兴的表面改性技术,有望在表面改性和表面修复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超高速激光熔覆研究尚不充分,因此本课题采用超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制备了不同熔覆速率的Fe基涂层,通过对微观组织的分析,阐述了超高速激光熔覆成型机理,探讨了微观组织对耐磨损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机制。此外,研究了激光重熔与超高速激光熔覆组成的复合工艺对成型质量和微观组织的提升与改善。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Fe基不锈钢粉末在45钢管件上制备了不同熔覆速率的超高速激光熔覆涂层,对比传统激光熔覆,研究了不同熔覆速率下的超高速激光熔覆涂层表面形貌、物相组成、元素分布以及微观组织变化。在30-60 m/min熔覆速率下,超高速激光熔覆涂层厚度由150μm减少至64μm,同时表面呈现出凹凸不平的不规则形貌,表面粗糙度范围为10-20μm。相比于传统激光熔覆涂层,超高速激光熔覆涂层显微组织更加细小,在顶部区域观察到尺寸小于1μm的超细晶甚至纳米晶。超高速激光熔覆涂层显微组织形成过程与熔覆速率密切相关,随着熔覆速率的提升,温度梯度G减小,生长速率R增加,且R变化幅度更为显著,导致G/R降低,冷却速率G×R增加,使微观结构趋向等轴晶转变,同时逐渐细化,晶粒尺寸减小。此外传统激光熔覆和超高速激光熔覆Fe基涂层的相组成主要为α-Fe,其余物相的存在较少。超高速激光熔覆涂层元素分布更加均匀,偏析较低,有利于保持涂层性能均匀稳定。(2)通过摩擦磨损试验和电化学腐蚀试验,研究了不同熔覆速率下超高速激光熔覆Fe基涂层耐腐蚀与耐磨损性能,并探讨了超高速激光熔覆Fe基涂层的磨损与腐蚀行为机理。传统激光熔覆涂层的平均显微硬度约为500 HV,而超高速激光熔覆涂层显微硬度可达560-635 HV,且伴随熔覆速率增加而提高。超高速激光熔覆涂层展现了与传统激光熔覆涂层相同的磨损机制,即磨粒磨损、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传统激光熔覆涂层的磨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为0.6和1.235×10-2 mm~3N-1m-1,而超高速激光熔覆涂层磨擦系数和磨损率最低可达0.368和4.54×10-3 mm~3N-1m-1,同比减少了38.6%和62%,表现出更好的耐磨损性能。在3.5 wt.%Na Cl电化学腐蚀试验中,超高速激光熔覆涂层比传统激光熔覆涂层显示出更高的自腐蚀电位和更低的自腐蚀电流密度。此外,交流阻抗谱测试发现超高速激光熔覆涂层比传统激光熔覆涂层有更高的电荷转移电阻Rt,以上结果表明超高速激光熔覆涂层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3)通过超高速激光熔覆与激光重熔的复合工艺制备了单层和多层Fe基涂层,对超高速激光熔覆及复合工艺下制备的Fe基涂层的表面形貌,成型质量,显微组织,耐腐蚀和摩擦磨损性能差异进行了分析。随着超高速激光熔覆涂层层数的增加,顶表面的起伏和缺陷也不断积累。采用超高速激光熔覆与激光重熔复合工艺可以有效优化涂层的表面质量。经过重熔复合工艺处理后的单层和多层Fe基涂层表面粗糙度分别下降了65.78%和57.89%。采用激光重熔复合工艺可以消除多层Fe基涂层的层间缺陷,改善层间冶金结合。同时可以提高单层Fe基涂层致密度(从99.7245%提高到99.8362%)。重熔后的超高速激光熔覆涂层微观组织在晶粒取向和尺寸上更加规则和均匀,顶表面获得了更均匀、更厚的超细晶区。电化学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工艺下的熔覆涂层的自腐蚀电位差异不大,但是超高速激光熔覆-重熔复合涂层的自腐蚀电流密度显著降低。此外,激光重熔能够略微提高超高速激光熔覆Fe基涂层的表面硬度,但是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其摩擦系数和磨损率仅略有改变,磨损性能表现差异不大。本研究对超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及其复合工艺的试验和探究,为其他高性能超高速激光熔覆涂层的实验探索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对超高速激光熔覆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其他文献
石墨烯材料因其单原子厚度和优异的力学性能在膜分离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最近,研究人员利用石墨烯反渗透膜相对于盐水的切向运动进行脱盐研究,发现反渗透膜表面的速度滑移能极大的提高离子截留率,最终在大孔径下同时获得了较高的水通量和良好的离子截留率,为反渗透膜性能的提升提供了新方向。因此,本文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反渗透膜剪切运动时表面速度滑移对选择性和渗透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的结果将对反渗透膜剪切运动
燃料电池(Fuel Cells,FCs)作为新一代绿色能源装置,需要克服缓慢氧还原反应(ORR)动力学过程,才能完成高效电能的转化。因此,催化剂的选用是其发展的核心。其中,贵金属Pt基纳米材料一直是催化领域中最有效的材料,然而,若想打破其商业化障碍,降低FCs商业成本,寻找低价、高效的非Pt催化剂是众多科研人员努力的目标。新型碳纳米材料的出现显著促进了FCs的发展,并且研究发现对碳材料改性修饰能够
激光冲击焊接作为一种新型的固态微焊接工艺,可通过单次脉冲激光焊接金属箔板。本文首次实现了Ti/brass两层金属箔板、Cu/Ti/Cu三层金属箔板的激光冲击焊接,通过实验与数值模拟对焊接过程、工艺参数、界面形貌、微观结构、结合强度及焊接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首先,通过激光冲击焊接实现了Ti与brass两层金属箔板之间的焊接。探究了工艺参数对Ti/brass焊接可
国际奥委会于2017年6月10日正式宣布,将乒乓球混合双打比赛正式加入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的比赛项目中,这是乒乓球混合双打项目首次进入奥林匹克运动会乒乓球比赛中,而且是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项目的第一枚奖牌,其意义十分重大。混合双打是由一名男运动员与一名女运动员组合而成的配对,与双打相比而言,仍然略有不同,混双不仅需要男女运动员的个人能力,而且更需注重男女运动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在混双比赛中,
塞内卡病毒A(SenecavirusA,SVA)是小RNA病毒科塞内卡病毒属中的唯一成员,其临床症状主要为水泡性病变和吻部及蹄部冠状带合并糜烂,与FMDV、SVDV和VSV感染的症状相似。SVA自在我国出现以来,已在多个省市传播和流行,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探究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的作用关系,了解机体细胞防御机制抗SVA情况,将为SVA致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自噬是一种自我保护和防御机制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新入侵我国的一种重大迁飞性农业害虫,给我国粮食安全生产构成了巨大威胁。因草地贪夜蛾是外来入侵物种,当前生产上一般采用应急化学农药进行防控。随着草地贪夜蛾在我国定殖,寻找和利用本地天敌对草地贪夜蛾进行生物防控成为我国草地贪夜蛾可持续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草地贪夜蛾于2019年1月首次入侵我国云南省,在普洱玉米田调查发现,黄带犀猎蝽Sycanus c
软体机器人凭借自身柔软的身体构造、无限多自由度使其呈现出令人惊叹的身体智能与高度的环境适应能力。相异于传统机器人,软体机器人由可多自由度灵活形变的软质材料制成而非刚性材料,具有多自由度连续变形能力,在勘探救援、军事侦察、管道检测、微创手术等领域尤其是构造复杂、狭小冗长的非结构环境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无与伦比的优势。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仿生蠕动软体机器人研究发展较快,在材料、设计、制备、控制等领域都有全
牛轮状病毒(Brovine Rotavirus,BRV)是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的成员,该病毒是导致犊牛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严重影响养牛业的发展。近年研究显示,VP6基因作为BRV常用的分子检测靶点,其编码的VP6蛋白也是常用的血清学检测靶蛋白和亚单位疫苗候选抗原。所以本研究对VP6基因进行克隆表达,为进一步建立血清学检测方法和研究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并以HBc为载体制
溶剂萃取法是最有前途的提锂方法之一。然而,传统萃取体系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设备腐蚀严重、挥发性有机溶剂的危害等,因此,需要建立新的绿色萃取体系用于卤水提锂。离子液体(ILs)和低共熔溶剂(DESs)因具备挥发性低、毒性小、热稳定性高等特性,被认为是一种可替代挥发性有机溶剂的“绿色”溶剂。本文合成多种ILs和DESs作为共萃取剂,以TBP作为萃取剂,建立TBP-IL或TBP-DES萃取体系用于卤水
随着我国步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增多,随之而来的突发事件此起彼伏。传播技术在大众传播与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传播技术成为大众传播的首要技术支撑,为政府提供的正确信息,对说明实情、把握信息主动权、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起到“安全阀”和“稳压器”的作用。同时,对于传播技术的研究,早有遍布于传播学、社会学、技术哲学各个领域的理论研究,也备受学者关注与思索。文章以传播技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