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肝穿刺胆管—胃十二指肠内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动物实验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_ora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初步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胃十二指肠内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特别是常规介入放射学技术不能解除梗阻的顽固性胆道梗阻,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相关的一些技术问题。材料与方法 健康杂种家猪20只,雄性9只,雌性11只,行胆总管结扎,建立梗阻性黄疸动物模型。术后14天,随机分成两组:(1)经皮肝穿刺胆管——胃十二指肠内引流组(A组,n=10):在DSA引导下行经皮肝穿刺胆管——胃十二指内引流,置入内引流管。(2)模型对照组(B组,n=10):单纯行外科性胆总管结扎后,未行干预治疗措施。在不同时间段内抽血检查,观察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比较各组间及干预前后差异,观察不同时间段肝脏病理学和影像学改变。结果A组介入技术成功率100%,其中1只死于经皮肝穿刺胆管——胃十二指肠内引流介入术后第11天,死亡原因: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50%,主要为胆管出血、发热。B组分别死于胆总管结扎术后23天至32天,平均生存时间为28.3天。实验动物随梗阻时间的延长,TBIL、DBIL、ALT呈持续升高,经引流后TBIL、DBIL、ALT下降明显,ALB随胆管梗阻时间延长,有所下降。影像学表明:胆总管结扎后14天肝内胆管扩张明显,介入治疗后肝内胆管未见明显梗阻、扩张征象。病理示经介入治疗肝组织结构明显好转,肝内胆管未见明显梗阻、扩张征象。结论 经皮肿穿刺胆管——胃十二指肠内引流术是治疗胆管梗阻,特别是常规介入放射学技术不能成功的顽固性胆道梗阻,是安全、有效的、微创的治疗方法,是介入放射学又一新的治疗手段,可以考虑选择性地应用于临床,进一步研究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其他文献
1.研究目的  1.1了解社区老年COPD患者自我管理(知、信、行)现状;  1.2探讨社区老年COPD患者自我管理(知、信、行)的影响因素;  1.3探索适合国情的社区老年COPD患者自我管理
目的:结肠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目前对结肠癌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钙周期素结合蛋白(Calcyclin-binding protein,CacyBP/SIP)主要表达于细胞质中。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胃
目的:对甘肃省人民医院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MRSA(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谱特征、SCCmec分子生物学分型及同源性进行研究,以了解致下呼吸道感染的MRSA的生物学特点,同时
第一部分去卵巢和维甲酸致骨质疏松两种动物模型的长程观察附:复方尼尔雌醇和小剂量17β-雌二醇预防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疗效比较 目的:通过对去卵巢和维甲酸致骨质疏松两种动
目的:  1.探讨miR-98在胃癌组织与细胞中的差异表达状况。  2.分析miR-98的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3.探讨miR-98对胃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 
It is concluded from the results of testing the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 micron precision machine tool servo control system, that the existence of
目的 通过对培养后的角膜缘上皮细胞进行深低温保存,检测复苏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来探讨深低温保存角膜缘上皮细胞的可行性和效果。 方法 实验室阶段:(1)角膜缘上皮细胞的
第一部分 垂体大腺瘤的MRI诊断 目的:该文回顾性分析不同病理类型垂体大腺瘤的MRI表现,提高垂体大腺瘤MR征象的认识,初步探讨垂体腺瘤侵犯海绵窦MRI诊断标准.材料和方法:回顾
热线来电发掘出巨大市场2011年5月6日是周五,又到周末了,位于湖北武汉市汉口闹市的武汉晚报社采编大楼内沉寂了许多。报社大楼二楼的新闻热线室,仍然是灯火通明。朱娟正坐在
目的:  调查分析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状况及影响因素,探讨家庭访视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为提高社区老年糖尿病自我效能提供依据。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