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至2009年ICU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菌种分布及其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ICU医生合理选择抗生素及改善疗效提供依据。
方法:
1.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ICU住院患者的2041份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及药敏实验,统计分析检测结果。
2.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标准,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对分离的菌株进行药敏实验及ESBLs检测。
3.mSPSS11.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分析。
结果:
1.病原菌构成
共培养革兰阴性杆菌1517株,另有革兰氏阳性球菌及真菌466株,革兰阴性杆菌占全部病原菌总数的76.5%,且其分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近5年分离出前五位菌株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43.2%),鲍曼不动杆菌(17.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0.9%),大肠埃希菌(9.8%),肺炎克雷伯菌(7.3%)。铜绿假单胞菌始终占据绝大多数(40%左右),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呈增高趋势。
2.ICU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总检出率高达48.9%。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高达61.7%和49.1%,近两年检出率稍高于前两年,且均显著高于同期普通病房检出翠。
3.肠杆菌科细菌的药敏结果
3.1碳青霉烯类药物对本组细菌的抗菌活性最强。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产ESBLs组细菌仍保持较低的耐药率(10.9%~31.5%)。非产ESBLs组细菌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明显低于产ESBLs组细菌(7.0%~57.9%Vs42.6%~98.1%),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的耐药性也较产ESBLs组低(14.0%~71.9%Vs32.6%~92.4%)。产ESBLs与非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对多数抗生素的耐药率有明显差异。3.2大肠埃希菌的药敏结果: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基本耐药,对多数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在90.2%以上,对头孢吡肟耐药率稍低为59.8%,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为10.9%,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最低为4.3%。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耐药率均较高。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及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保持较低的耐药性(1.8%~57.9%)。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全部敏感。与非产ESBLs菌相比,产ESBLs菌对第二、三、四代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性明显增高。
3.3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结果: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对青霉素类基本耐药。除对头孢吡肟耐药率稍低为42.6%,对其余头孢菌素类耐药率均在87%以上,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为31.5%,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最低(3.7%)。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耐药率均高(51.9%~81.5%)。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阿米卡星及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保持较低的耐药性(1.8%~35.7%),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全部敏感。与非产ESBLs菌相比,产ESBLs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的耐药性明显增高。
4.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药敏结果
4.1鲍曼不动杆菌对绝大多数药物呈高度耐药(64.9%~99.4%),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也达到了26.6%。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为11.2%。5年中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无明显变化。
4.2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都在50%左右,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也高达49.2%。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43.3%。对其他抗生素均高度耐药。与首次检出菌相比,总体铜绿假单胞菌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高,具有明显差异。
4.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绝大多数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类药物高度耐药。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最低为35.8%,此外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较低为47.2%。与首次检出菌相比,总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喹诺酮类及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高出约10%,但对其他药物的耐药性无明显区别。
结论:
1、ICU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以多重耐药菌和铜绿假单孢等条件致病菌为主。
2、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检出率较高,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显著。产ESBLs与非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相比其耐药性有明显差异。
3、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情况严重,及时监测病原菌及耐药性的变化,对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十分重要。
4、应重视下呼吸道感染早期病原菌的菌种分布和耐药特点,以选择合理的初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