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进行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一代,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的重大责任与使命。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科学知识和文化,同时,更要对学生的品德、个性与气质修养进行教育,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作为“人之模范”,自身的气质修养对学生的性格、品质的形成,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具有良好教师气质的教师能确保教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更易于培育学生的优良品质与良好性格。因此,相对于其他职业来讲,就要求教师具有与其职业要求相符的特殊气质。教师气质,是教师的教育理念、自身修养与道德品质的外部反映,体现了教师的职业要求和职业品位。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国际间的发展与竞争更加激烈,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就其本质而言是国民素质的比拼、是人才的较量、是各国教育质量的竞争。2012年,我国教育部对高等师范院校颁布实施《卓越教师教育计划》,该计划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创新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卓越教师。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高等师范院校应按照“教育计划”中新的要求扩充原有的教师教育培养目标,要全方位地实施以培育卓越教师为标准的教师教育培养方案,一定要培养符合卓越教师教育标准要求的优质师范生。其中,培养师范生良好的教师气质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本文以化学专业师范生的教师气质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教师气质相关的理论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其中包括儒家人格思想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三个部分,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教师气质及化学教师气质的概念及构成要素。接着通过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总结出化学师范生在教师气质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教师气质形成的因素。最后提出了培养化学师范生教师气质的相关策略和实施建议,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是加强对化学师范生的教师气质的培养,提高化学师范生的培养质量。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对本研究的起因、内容、方法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二部分是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对儒家人格思想、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以及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师范生进行教师气质培养的重要性及可行性。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对教师气质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分析了化学学科特点以及化学教师气质的独特性。第四部分对化学师范生的教师气质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级化学专业师范生的教师气质状况进行了研究,并分析影响因素。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论部分。笔者以理论和数据分析为基础,对化学师范生的教师气质提出了相关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