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Sn-9Zn/Ni和Cu/Sn-58Bi/Ni焊点液固电迁移行为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电子封装技术持续向微型化、高性能化发展带来的众多挑战中,电迁移已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重要的可靠性问题。而焊点尺寸的持续减小,使得通过焊点的电流密度高达104A/cm2,焦耳热效应会使焊点温度升高,甚至会超过钎料的熔点,进而发生液-固电迁移。因此,亟待对无铅焊点的液-固电迁移行为进行研究。本论文研究工作使用Ni/Sn-9Zn/Ni和Cu/Sn-58Bi/Ni线性焊点,分别在温度230℃、电流密度5×103A/cm2和温度170℃、电流密度5×103A/cmm2条件下,研究液-固电迁移过程中Zn原子在焊点中的扩散行为、Cu和Ni原子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焊点微观组织演变规律等。研究结果表明:(1) Ni/Sn-9Zn/Ni焊点的液-固电迁移表现出明显的“反极性”效应,即阴极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的厚度在反应过程中不断增加,其厚度明显高于阳极界面IMC的厚度。分析表明,产生反极性效应的原因是由有效电荷数变为正值的Zn原子在电子风力作用下向阴极侧定向迁移所引起的。在阴、阳两极界面,界面IMC的类型均为Ni5Zn21,并未发生IMC类型的转变。此外,钎料基体中Zn元素的含量由初始的9wt.%下降到最终的1.72wt.%。(2) Cu/Sn-58Bi/Ni焊点在液-固电迁移过程中,无论电流方向如何,均表现为通常的“极性”效应,即阳极界面IMC厚度在电迁移过程中逐渐增加,其厚度明显高于阴极界面IMC的厚度。电迁移加快了Cu、Ni原子的交互作用。(3) Cu/Sn-58Bi/Ni焊点在液-固电迁移过程中,当Ni顺电子风扩散时,阴极Ni原子在电子风力作用下溶解、扩散明显加强,导致电迁移1h后,Ni就已经扩散至阳极Cu侧界面,并参与界面反应生成(Cu,Ni)6Sn5类型IMC。阴极Ni侧界面,一定量的Cu原子能够逆电子风扩散到Ni侧,并参与了Ni侧的界面反应生成(Cu,Ni)6Sn5IMC,其厚度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4) Cu/Sn-58Bi/Ni焊点在液-固电迁移过程中,当Cu顺电子风扩散时,阴极Cu原子在电子风力的作用下溶解、扩散加强,而Ni原子在逆电子风条件下无法扩散至Cu侧,最终阴极Cu侧界面生成Cu6Sn5IMC;而阳极Ni侧界面生成(Cu,Ni)6Sn5MC,这是由于在化学势梯度和电子风力的耦合作用下大量的Cu原子扩散至Ni侧并参与界面反应所致。此外,无论电流方向如何,焊点内均未发现Bi的聚集现象,这是由于由化学势梯度引起的Bi扩散通量和由电子风力引起的Bi扩散通量方向相反、大小相当所致。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社会的繁荣和发展,信息的价值对推动社会现代化、经济繁荣、文化交流、教育普及、政治民主等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公众对信息、知识的需求日益高涨,高
随着党和国家对劳动关系调整和劳动争议处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工作日益更加复杂。工业的改组改造,将使劳动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深化国企改革,将使劳动关系主
碲化锑(Sb2Te3)属于V-VI硫系基半导体材料,根据Ovshinsky所提出的奥弗辛斯基电子效应,Sb2Te3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实现晶态与非晶态之间的可逆转换,是一种新型二元相变材料,已广
对"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实验进行设计,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自主探究,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组内及全班的讨论,不断完善实验方案,使模拟过程的可操作性更强、更真实。通过课外
Adidas曾一度被某同类品牌压到无力喘息,但这种局面在2015年有所改变。这一年,Adidas生产了一款名为Adidas Originals NMD的球鞋,并花了很多心思将其打造为爆款,凭借这款球鞋
报纸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电力电子装置在生产生活中的普遍使用带来了谐波污染问题,对电网造成了严重影响,谐波的有效治理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有源滤波器因为补偿精度高、
随着密集波分复用(DWDM)信道数目的增加,可重构分叉复用(ROADM)技术的逐渐成熟,光波长可调谐滤波器(Tunable Optical Filter,简称为TOF)已成为光通信网络与系统中一个重要的
<正> 我国北方制冷行业随着开放、搞活而迅速发展,各行各业对制冷的需求都很大,中小型冷库、各种冷饮厂遍布县、乡、镇,使制冷人员奇缺的北方地区,更显得人员缺乏,因而事故时
我国教育部2003年制定并实施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其中进一步强调了高中英语课程应着重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高考试题中的完形填空命题宗旨也正与这一
我国的水稻生产正面临两个重要挑战。人口不断增长,稻田面积日趋缩减使稳定提高水稻产量成为本世纪上半叶我国水稻生产的最重要目标。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