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适应行为也称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人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与承担社会责任达到他的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的程度,也就是指个体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有效性。儿童期是社会适应行为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大量研究表明,家庭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对正常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发展确实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对于智力落后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而言,他们的特殊性是否会影响到父母和同伴对他们的态度。以及父母、同伴对他们的态度是否影响到他们的适应行为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鉴于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主要以12-15岁的轻度智力落后儿童为被试,初步探讨了他们的适应行为、父母教养方式和同伴关系的状况,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对轻度智力落后儿童的适应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 1、轻度智力落后学生在适应行为、父母教养方式和同伴关系方面与智力正常学生均存在显著差异。轻度智力落后学生的适应行为和同伴关系都落后于智力正常学生,并且感受到的父母负性教养方式多于智力正常学生。 2、不同安置类型的轻度智力落后学生在适应行为、父母教养方式和同伴关系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随班就读的轻度智力落后学生的适应行为和同伴关系均好于特殊教育学校的轻度智力落后学生,并且感受到的父母负性教养方式少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 3、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与适应行为之间有一定相关。轻度智力落后学生的适应行为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和同伴接受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交往恐惧自卑呈负相关。 4、父母教养方式与同伴关系对轻度智力落后儿童的适应行为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其中同伴接受、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对轻度智力落后学生的交往和参加集体活动都有正向的预测作用;交往恐惧自卑对运动能力和作业有负向的预测作用;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对独立生活能力有正向预测作用;母亲拒绝否认对自我管理有负向预测作用。 5、父母教养方式对智力落后儿童的适应行为有直接和间接的预测作用。同伴接受在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母惩罚严厉、父母拒绝否认与交往、参加集体活动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交往恐惧自卑在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母惩罚严厉、父母拒绝否认与运动能力、作业、交往、参加集体活动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