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岩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垂直分带规律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gz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偏岩子金矿床为康定金矿田中规模较大、研究和开采较早的矿床,也是世界上罕见的氟镁石型金矿床。自从该矿床开采利用以来,对矿床深部是否有矿尚未进行探讨。本文选择该矿床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该矿床的垂直分带规律,探讨矿床成因,为深部预测性找矿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岩浆岩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元素垂直分带规律等。通过以上研究,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矿床处于南北向和北西向两个主要构造带的复合部位,区内有前震旦系康定群、震旦系上统灯影组、志留系、泥盆系和上三叠-下侏罗统寒风垭组等地层出露。矿体明显受地层层位和断裂控制,在灯影组中段的富藻白云岩中呈复杂脉状出产,主要分布在大断裂西侧北北东和北北西向的两个次级断裂的交汇处。矿床围岩蚀变范围与矿体的展布范围大体一致。蚀变微弱,类型简单,属于中低温热液蚀变。以线型蚀变为主,黄铁矿化和硅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矿床矿石组构和成分复杂,绝大部分矿物为金属矿物,其次为非金属矿物。偏岩子矿床的金矿体几乎均为近南北方向延伸。含金地质体主要有穿插在白云岩中的网脉状、脉状的含金石英硫化物脉,和与辉绿岩紧密伴生的含矿的白云岩。矿区内的基性辉绿岩脉锆石206Pb/238U年龄介于397.6Ma~496.7Ma之间,加权平均值为434.5±5.1Ma。该年龄可能为偏岩子金矿床辉绿岩的结晶年龄。而通过石英ESR测试得出的含矿石英的最后活动年龄大致为16.2Ma~16.5Ma,平均年龄为16.4Ma。两者年龄差异很大,说明辉绿岩与矿床的形成没有直接联系,但基性岩脉与金矿化在空间上密切相关。对偏岩子石英脉中黄铁矿硫同位素分析表明,δ34S分布集中,均一化程度较高,同位素的组成上符合岩浆硫或幔源硫的特点,可能来自深部岩浆,可以说金成矿作用与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偏岩子矿床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从宏观上看,矿床的矿物组合的垂直分带规律为:浅部为黄铁矿+石英组合;中部为黄铁矿+辉铜矿+铁白云石+石英组合;深部为方铅矿、闪锌矿+黝铜矿+石英+黄铁矿组合。Th、Ce、Sr、Zr、Ti表现出较强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Rb表现为相对富集,Ba表现为相对亏损。浅部的石英微量元素Ba含量明显高于深部的,而其他大部分微量元素的含量,浅部明显低于深部,产于浅部的石英较为纯净。浅部石英与深部石英的轻重稀土分馏程度基本一致,浅部石英相对表现出Ce的负异常,Eu的正负异常都有;深部石英的Ce和Eu基本无异常,或轻微的负异常。
其他文献
生产矿山的深部及其周围一直是世界矿产勘查的重点区。内蒙古乌拉特后旗莫若古矿区1:25000岩屑地球化学测量成果表明在该区从北至南有三个化探异常区出露,目前在北边两个异常
小壳化石作为寒武纪早期最早出现的具有“带壳”特征的生物化石,其发现及研究在早期后生生物演化及生物分类学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贵州扬子区由于其特殊的地质环境,该地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