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力缓速器自产生以来给车辆的运行带来了更安全的保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此技术在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经过几年发展已有一定的成就。但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特别是在独立结构设计方法、关键参数研究、整机研发与推广及理论成果的应用转化方面。目前,我国急需以现代设计方法加快液力缓速器结构研发及相关参数的标准化进程,迅速完善液力缓速器技术及车辆安装布局方式,保障运输的安全性。本文主要结合先进计算机设计理论及相似设计法等对液力缓速器进行结构的设计。首先,分析选定车型制动过程力学模型,获取车辆制动所需液力缓速器提供制动力矩。利用CAD及PRO/E对并联液力缓速器整机结构创新设计,确定其在车辆的安装位置及冷却水路布局。另外,主要对液力缓速器的传动轴、叶轮、齿轮、油箱、冷却器等关键部件结构尺寸进行计算校核。其次,利用流体理论分析液力缓速器内部流场特性,确定流体仿真约束条件。利用HyperMesh软件提取不同直径及叶片倾角叶轮的流道模型,进行相应的网格划分。然后,针对叶轮设计计算中力矩系数λ不确定问题,利用CFD软件对提取的流道在不同转速条件下的λ值进行仿真计算。另外,对叶轮定外径变内径比条件下,力矩系数λ值的变化进行仿真计算。最终,将结果以表格及曲线图的形式汇总,以供以后液力缓速器设计时参考。最后,通过不同转速下的压力场及速度矢量场仿真分析,确定流场压力分布及工作状态,验证进油口设置的合理性。对直叶片及倾斜叶片两种流场状态分析比较,突显设计中选用倾斜叶片的意义。通过并联液力缓速器的结构设计计算,提供新的结构改进思路。对力矩系数λ的仿真计算,也可改变设计中力矩系数选取无依据的现状。同时CFD流场仿真也能直观的展现出油液在并联液力缓速器运行中的工作状态,验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这都将为以后的液力缓速器的技术发展提供参考意义,推动液力缓速器研究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