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较完美地实现了股东财富增长与管理者利益提升之间的有机结合,这种方式不仅是期权思想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的拓展,也是期权思想在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上的成功应用,这是一种极富有思想内涵与进取精神的股权激励方式。当一般性的固定收益不足以激励管理者与员工在公司里按照股东所期望的那样贡献智力、精力、才华时,与公司未来业绩水平息息相关的股票期权的激励就应运而生了,这是经济生活选择的方式。它将对经营者的激励渗透到了股东资本的增值过程中,成功的将管理者对待工作的态度性问题,转化成了管理者对待公司的未来业绩预期性问题或者说是公司股价的市场趋势性问题。显然,股票期权激励与生俱来的特点使他拥有了一般性固定收益激励所不具有的特殊优势。实际上,股票期权激励在欧美等成熟市场被视为解决现代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促使公司股东与企业高管之间成为利益共同体的有力手段。然而由于历史文化差异、经济发展形态不一、国情以及地理位置的限制,我国的期权激励机制不论是其在公布之时的市场反应还是实施之后的公司绩效变化都与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略有差异。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并不完善,因此在西方成熟市场经济的资本市场上行之有效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我国是否可行,能否保持其激励效果,市场对其反应如何等问题都还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希望以目前已经提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对其股票期权激励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选取截至2011年7月31日前已经公布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企业的相关信息,检验该公司在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公告日前后的股价波动情况。将这些公司分为已经成功实施或正在实施股票期权计划和已经终止或暂停实施的两类,剔除终止或暂停实施的公司。对于已成功实施或正在实施的,了解其股票期权激励的实施和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来检验股票期激励在我国的实施的有效性。再根据上述结果提出在股票期权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尝试着找出一些相应的对策,为建立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所需的市场环境、运行规范、公司治理等方面的条件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证的研究经验。本文分为六个部分,具体的研究结构如下:第一部分:导论。该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目的,对本文涉及的研究方法做了着重介绍,同时还对本文的框架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文献综述。该部分主要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并作出相应评述。国外对股票期权激励的研究开始较早、起点较高、数据充分、分析深入,能为我国的股票期权激励理论的研究以及方案的设计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指导思路。相较之而言,股票期权制度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引入我国,目前还处于进一步探索完善的阶段。和国外的研究一样,我国学者认为,股票期权激励这种形式在制度上优于传统的“基本工资+奖金”的激励模式。从博弈论角度来看,经理人拥有的剩余索取权是通过激励的方式约束经理人,让经理人和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同时,股票期权激励对于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形成开放式股权结构也有很大帮助。国内学者通过研究美国在实施股票期权时的一些经济法律环境和市场条件总结了股票期权赖以发挥作用的各种条件和环境,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整理并提出了一些在我国发展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的想法和思路,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阶段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保障。国内关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这一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该项激励制度的正面效应上,但仍有部分论点阐述这一激励制度对公司绩效没有甚至有负面影响。然而即使是对股权期权激励计划研究结果呈负效应的,其立足点也是为了让该制度适应中国国情应而有所改变,而不是全盘否定。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来看,关于我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公布时的市场反应研究还非常稀少,多是包含于股权激励的市场反应研究中,然而我们可以从这些市场反应的研究结果中得到对我们实施经理人股票期权有益的启示。第三部分:理论基础。该部分运用包括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产权理论、效率市场假说等理论在内的一些理论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阐述和解读。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的观点,包括股票期权激励在内的股权激励有利于减少企业的代理成本,从而增加企业绩效和企业价值。人力资本产权理论认为,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的目的是使企业的经理人也成为股东,从根本上激发他们的人力资本潜力,进而做出对企业最有利的决策,使经理人关注企业价值的增值以及企业前景的发展。效率市场假说是将市场分为强式有效、半强式有效、弱式有效。众多学者的实证研究都认为我国证券市场已经进入弱式有效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股票的价格仅能反应历史信息,即如果公司发布公告,其股票就会在公告日当天获得超常收益率;另外,因为在公告日前有可能会有消息泄露,导致在其股票在公告日前几天就开始有超常收益率。在本文的研究中,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公告日当天,有超常收益率,而由于内幕交易的存在,在公告日的前几天,超常收益率就开始出现了。此外,在这一阶段,因为股票市场不能完全反映公司基本价值的无偏估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股票期权激励还能否对经理人进行有效激励,以及其是否对公司业绩产生有利影响都还在论证中。除了从总体上讨论效率市场假说的问题外,股票市场交易对象涉及多个行业的公司,并且单家公司的股价与所属行业、整个市场的走势有差异,所以有必要就每只股票和行业、大市之间有可能存在的关系进行探讨。不同股权结构对股权激励效果是有影响的,并且不同股权结构下所突出的代理问题是不同的,但股票期权激励就是要解决代理问题。因而,讨论不同股权结构对股权激励的影响也是必要的。第四部分: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在我国的现状。本部分对我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具体而言,在这一部分,作者介绍了我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发展沿革,现如今的法律制度环境以及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期权激励实施现状,包括期权激励的弊端。本文所研究的是从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新《公司法》《证券法》正式实施的2006年开始公告实施的上市公司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截至2011年7月31日为止,我国A股市场全部上市公司,有285家公布了332个股权激励预案,其中有209家上市公司234个预案采用的是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占全部公布股权激励预案公司数的73.33%。可见股票期权激励是上市公司最普遍采用的股权激励方法。但是公布股票期权激励预案的公司数仅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8.63%(资料来源:WIND资讯数据库),在市场经济发展成熟的美国,早在1994年,期权授予就成为补偿CEO的主要方式之一,1999年美国100家大公司的79%对管理层实施了股票期权激励。我国的股票期权激励还远不能称为盛行,仅在少部分公司中实施。第五部分: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的实证分析。在这一部分,作者通过研究我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公布时,市场在短期的反应,对公司股票价格产生的影响;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在正式实施后,对公司业绩到底有没有影响,有怎样的影响。在本部分,本文将从数据库中选取·2005年12月31日以后至2011年7月31日之前己经公布了股票期权实施计划的企业的相关信息,检验其在公告日前后的股价波动情况。对于己成功实施或正在实施的,主要通过横相比较和纵向比较来了解股票期权激励的实施和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判断公司财务绩效是否有显著变化,以此来检验股票期权激励在我国的实施的有效性,考虑到要尽量考察股票期权激励对企业长期的绩效影响,本文在这一部分的样本选择实施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两年或以上的企业。通过回归模型分析,分析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哪些因素对企业业绩水平有所影响,用最小二乘法对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和上市公司业绩水平进行整体回归。由于以往的对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对公司业绩影响的研究多集中在被授予期权数量与总股本之比对公司业绩影响上,而对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其他方面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有所忽视,故本部分通过对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中的其他方面,包括行权期限等,可能影响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对公司业绩的因素的研究,为以后上市公司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制定提供一些依据。第六部分:结论及建议。根据研究结果,找出目前我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本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披露当天,证券市场有显著的正面反应。(2)在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披露前一天,证券市场有显著的正面反应,说明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情况仍然存在。(3)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短期内对公司业绩影响相当显著,长期激励效果有所降低,但仍旧对业绩有好的影响。(4)激励水平与公司业绩指标呈正相关关系,但是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其他组成部分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不大,有的还与理论相反。这些结论当中,一部分与笔者实证之前的分析一致,但由于理论中所需条件与现实条件间的差距,导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可能偏离理论设计的轨道,另一部分结论与理论分析相去甚远。在我国的现实经济条件与市场环境下,股票市场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不足,要顺利的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发展下去,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来缓解这些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尽可能提高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在我国的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