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区白豹281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的西部,总体上表现为西倾单斜构造,在西倾单斜的基础上,发展一系列由差异压实引起的鼻状构造。目的层上三叠统延长组第6段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最生要的含油层段之一,其油气藏类型以岩性—地层油气藏为主。结合长63油层组区域地质特征研究成果,以沉积旋回为基础,区域性标志层为控制,建立覆盖全区的连井剖面,以岩性曲线为主要对比划分依据,完成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充分利用岩心观察结果、岩石薄片鉴定成果及粒度分析等资料,结合测井相特征分析,研究沉积相平面展布。在此基础上,以沉积储层地质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岩心资料、薄片资料及压汞分析资料,研究储层物性特征及孔隙结构特征。利用孔渗资料及以上研究成果,对长63油层组以小层为单元进行层间、层内、平面非均质性研究。最后综合以上分析成果,建立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结合油气成藏规律,预测研究区有利及较有利储集相带。本文以单井资料分析为基础,在整理、消化、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研究区现有的钻井、取芯、测井、试油等资料对储层特征进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常规油气藏描述技术和方法;在成图技术方面,主要采用了Carbon、Geomap和Discover成图分析软件综合对储层进行研究。经研究分析发现:长63油层组自下而上可进一步细分为三个小层:长633、长632、长631小层。长63油层组属于三角州前缘湖底滑塌浊积扇沉积,沉积亚相主要为中扇和外扇亚相,微相类型主要为辫状水道。研究区砂体较为发育,横向上,长632和长633小层的砂体连通性较好;纵向上,发育多套砂体,相互叠置,反映多期次的滑塌叠置;平面上,砂体整体呈NE—SW向展布,砂体厚度及展布形态受沉积相控制。储层物性总体较差,孔隙度平均值为10.72%,渗透率平均值为0.288×10-3um2,含油饱合度平均值为42%,属低孔-特低孔、超低渗储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非均质强弱顺序为:长631、长632、长633。在沉积微相、储层物性和砂体平面展布的基础上,根据存储系数,建立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将工区储集层划分为四类,Ⅰ、Ⅱ类储层具有较好的储集渗流能力,III类储层较差,IV类为非储层。在对沉积相、储层物性和砂体平面展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长63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区以Ⅰ类储层为主,该类储层整体呈北东—西南走向,主要分布在白240—白453—白254井所围区域,面积大,连片性好,储层的物性好,含油饱合度高,储集能力和渗流能力强,单井日产量高,是稳产和高产的集中区域。储层较有利区为Ⅱ类储层,位于工区西部白473—白460井区,呈条带状分布,面积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