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生物质流态化富氧燃烧特性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fz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富氧燃烧是最具工业化前景的燃烧中碳捕集技术之一,将传统的空气燃烧模式变革为O2/CO2燃烧,从而使烟气中CO2浓度大大提高,有利于后续封存和利用。煤与生物质混合燃料的流化床富氧燃烧,综合了生物质生长对CO2的吸收和富氧燃烧CO2的捕集,被认为是有望实现CO2负排放的清洁燃烧新技术,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重要关注。过去十年,流化床富氧燃烧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但针对混合燃料(如煤与生物质混合)的研究还非常有限,很多关键基础问题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煤、煤和生物质混合燃料在富氧、流态化条件下的燃烧特性。构建了微型流态化反应-质谱联用实验系统(反应器内径10 mm,燃烧温度700°C-900°C),探索了基于在线质谱分析的流态化燃烧过程特性表征方法,以烟煤和花梨木为对象,研究了煤、生物质及其混合物在富氧气氛和流态化条件下的燃烧行为,重点考察了煤与生物质质量比、燃烧气氛、氧浓度、燃烧温度对CO2强度谱峰曲线形态、反应持续时间、烟气中富集CO2体积浓度、颗粒燃烧产生CO2量、CO2相对生成率、NO生成等特性的影响。发展了适合于煤/生物质流态化富氧燃烧、气固流动与化学反应耦合的三维数理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基于多相流质点网格方法建立欧拉-拉格朗日框架下的三维数理模型:采用LES模型描述气相的湍流行为,采用离散颗粒方法描述颗粒项运动;化学反应考虑了挥发分析出及燃烧、焦炭燃烧、污染物产生;气固流动与化学反应的耦合通过设置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能量和组分输运方程的源项实现。设计了科学的数值模拟验证策略,从气固流动结构、关键产物CO2富集动态过程两个方面,定性和定量地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揭示了煤/生物质流化床燃烧参量场分布和时空演化规律,并阐明了其与流动结构的内在关联。通过开展煤、煤和生物质混合流化床富氧燃烧的大量数值模拟,获得了流态化、富氧条件下燃烧的动态特性,解析了燃烧参量场(气固流场、温度场、组分场)的分布和时空演化规律,分析了CO2、SO2和NO谱峰曲线的特征(峰形、峰高、峰宽、峰持续时间等),探讨了其与流动结构的关系。论文的研究,丰富了机理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手段,获得了流态化富氧燃烧特性数据,充实了流化床富氧燃烧基础理论,可为发展煤/生物质流化床富氧燃烧捕集CO2技术提供有益参考。
其他文献
尘埃等离子体在理解宇宙和实验室环境中不同类型的集体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尘埃等离子体中波的传播一直备受关注。等离子体中带电尘埃颗粒的存在不仅修正了没有尘埃颗粒的等离子体波谱,而且还引入了某些不同的本征模,比如尘埃声波,尘埃离子声波等。近几十年,有关等离子体中非线性波的研究受到众多科研工作者的青睐。大多数科研工作者一直从事等离子体中的孤立波的研究,而对于冲击波的相关研究,关注则较少。本文研究了磁化
本文选用课题组前期筛选得到的降解草甘膦的米曲霉菌株Aspergillus oryzae FUJX 001为试验菌株,对其进行诱导产草甘膦降解酶发酵培养,比较三种方法所提取的粗酶液中蛋白质含
[目的]化合物GA13315是一个新结构的赤霉素衍生物,属四环二萜类。前期研究显示,GA13315能明显增加具有多药耐药(MDR)特性的肿瘤细胞对原本耐药的多种化疗药的敏感性,剂量依赖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人们饮食习惯和生活环境的改变,癌症都呈现高发态势。目前还未找到预防癌症的有效手段,因此对抗癌症只能是早发现早治疗。芪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尤其
近年来,非线性超声裂纹检测技术凭借它远高于线性超声裂纹检测技术的检测能力而备受关注。它利用声波在材料中传播时,声波与微裂纹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各种非线性效应,实现远小
近期,云南大象一路北上的新闻受到了媒体的持续报道与关注。而网友们对于该新闻的评价也趋向诸如"走走停停有吃有喝""一路好吃好喝伺候"等调侃式的话语。野生亚洲象数量稀少
随着网络业务迅速扩展,运营商原先采用的很多技术已不能满足快速多变的各种业务要求了,例如,帧中继(FR)和ATM等技术,该类技术成本昂贵,且不能满足新的数据业务的需求。多协议
随着Internet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实时信息获取的需求日益增强,由此涌现出一大批关于实时媒体业务的应用以及越来越多的新兴业务,这些应用和业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
本文章在细胞水平上研究了僵蚕(Bombyx batrvticatus)醇提物(BBE)对HzAM1、SMMC-7721两种细胞的致毒作用差异,并深入探讨了BBE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理。MTT检测结果表明,BBE
WRKY基因家族属于植物最大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有许多关于植物WRKY转录因子的研究报道,但由于甘蔗遗传背景复杂,基因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