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改性酚醛树脂的合成及动力学初探

来源 :河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329060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三个部分:一、硼改性酚醛树脂的合成部分,确定了较适宜的合成条件;二、对树脂进行性能测定及结构表征,以验证所得树脂的性能;三、初步探索了适宜条件下硼改性酚醛树脂的合成动力学。 试验先以苯酚、甲醛为主要原料,在碱性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含羟甲基的水杨醇,然后加入硼酸作为第三单体,通过自身的调节改变体系的pH值,在酸性环境下生成热塑性硼改性共聚酚醛树脂。经试验得到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为:第一步,以Na<,2>CO<,3>为催化剂(用量为苯酚加入量的5%),原料配比为苯酚:甲醛=1:1.3,反应温度控制在70~75℃,反应时间2h;第二步苯酚:硼酸=1:0.3,反应温度控制在102℃,反应时间3h。 在确定的反应条件下合成硼改性酚醛树脂,对树脂进行性能测定:红外光谱验证了硼元素以B-O键的形式存在于树脂结构中;DSC和TG考查了树脂的抗氧化能力及耐热性能;用化学方法测定了树脂中的游离酚含量、游离甲醛含量、水分含量及固含量;试验测定树脂的平均分子量,并通过GPC测定树脂的平均分子量分布。试验结果表明:由于硼改性酚醛树脂结构中存在B-O键,其具有比传统树脂更好的抗氧化能力及耐热性能,其产品中游离酚含量、游离甲醛含量均小于3%,水分含量小于1%,固含量高于65%。试验测定树脂的平均分子量范围在3000~7000,并通过GPC测定加以验证。 本文采用分步讨论的方法初步探索了在最适宜合成条件下硼改性酚醛树脂的合成动力学。第一步反应中结合Flory等活性理论和体型缩聚反应的实际特点,研究了甲醛与苯酚在碳酸钠催化下生成水杨醇的反应机理,并研究了此过程体系中羟甲基含量、pH值、甲醛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在第二步反应中,通过估算体系中不同时间的反应程度,测定体系PH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对该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此方法具有避免对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多种中间产物的定性定量测量,缺点是试验误差相对较高,可为今后关于体型缩聚反应机理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CFD 方法对某设有带风口屏蔽门及活塞风井的地铁车站的自然通风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全尺寸几何模型并采用动网格方法模拟地铁列车运行时引起的非稳态流动,通
  在气流组织研究中,需要对送风温度进行精确控制。对于热泵机组为启停控制的空调系统,机组的频繁启停将对送风温度的控制产生较大的干扰。本文针对这种系统,采用冷冻水出口处
  本文通过导入水温的气象数据,用温差控制法对武汉地区混合式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三个月的模拟,研究热泵、地埋管进出口水温,土壤温度变化趋势,以及系统的COP,得到系统的运行
  在地源热泵示范项目能效测评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估计原理,回归构建出分级比例多项式模型,对地源热泵项目在本地区同类型地源热泵系统中的能效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武汉地
  引入制热季节性能系数(HSPF)指标,基于武汉地区太阳辐射和气温条件,对某酒店制取生活热水的双源热泵太阳能热水系统HSPF 在不同切换温度下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确定双源热
会议
  在武汉地区太阳辐射和气温条件的基础上,对某酒店双源热泵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了运行模式判别,并对热水系统运行策略和节能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季,太阳能
会议
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 H2S)是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和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之后发现的第三种新型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可在体内由胱硫醚-β-合酶(cystathionine
乳铁蛋白是一种非血液中的铁结合蛋白,是转铁蛋白家族一员。主要负责铁的转运。1961年Blanc等将它们从人乳中分离获得的此种蛋白质正式命名为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Lf在人
  在武汉地区某酒店双源热泵太阳能热水系统运行测试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气象条件下太阳能热利用情况以及系统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在太阳辐射量较大工况下采用集热器可达到热
  为了全面了解二氧化碳水平圆管的流动及传热特性,本文分析了超临界二氧化碳热物性的变化特点,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在水平微管中(d=0.5mm)的层流流动的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