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穆旦是四十年代的优秀诗人,宗教情怀是他诗歌中极为重要的精神特质。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穆旦诗歌与宗教(尤其是基督教)的关系,宗教情怀在其诗歌中的具体表征及其呈现出的本土化特征等。 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灵魂饥饿”与救治之方。文章分析到,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穆旦有着“自我折磨”与“折磨人”的双重人格品质,他在对中国现实的深入思考中敏锐地洞察到:在中国人身上有着一种沉疴已久的精神疾病——“灵魂饥饿”,这是传统的信仰价值体系崩溃后,新的信仰价值体系未曾建立时出现的一种病症。穆旦针对“灵魂饥饿”这一现实,通过对中外文化的对比考察,找到了一条救治这一精神疾病的药方——基督信仰。穆旦开出的救治之方,是将“自救”与“救人”融为一体的。这一部分最后指出,“在寻找自我安身立命与关怀民族苦难的双重担负中,穆旦发现了‘灵魂饥饿’这一弥漫在中国大地上的精神疾病,并开出了以基督宗教信仰作为疗救的药方,这是穆旦诗歌中一个独特的精神内涵。” 第二部分:穆旦宗教观念的衍进轨迹。通过追溯穆旦的人生道路与诗歌写作历程,文章梳理出了穆旦诗歌中的宗教情怀发展脉络,即“无神——泛神——基督教”的衍进轨迹。 第三部分:穆旦诗歌的宗教情怀及其本土化特征。穆旦诗歌中的宗教情怀与基督教的许多人生观念极为相似,如“信仰中的痛苦”、“回归童年的渴望”、“祈祷与忏悔”等都或多或少地与基督教人生观有关。同时,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穆旦诗歌中的宗教情怀又有着异常鲜明的本土化特征,主要表现为“个体信仰的群体化表达”、“以经验世界为基础,将经验世界与超经验世界混融起来”等方面。穆旦诗歌宗教情怀的本土化特征,是与他始终将“自救”与“救人”统一起来的思想有着密切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