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8年底,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成立新潮社,并于次年1919年1月出版《新潮》杂志第一卷第一号。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思想史、文化史中,由于《新青年》无可争议的历史地位,使得研究者将目光大都投注于它,而无法顾及或者忽视了对《新潮》的研究。但是,不管是从传播范围的广度上,还是启蒙对象的深度上,亦或就杂志本身的内容来论,《新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思想史、文化史中也有着自身的地位和价值。
过往学术界多从文学审美性范畴和文本分析“范式”来研究《新潮》。针对此种研究方法所存在的一些困顿,本文试图从文化视野的角度,首先将《新潮》放置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聚焦于《新潮》的作者群及其形成的人际网络关系,分析《新潮》的读者群及其阅读的心理等外部因素。然后,返回《新潮》杂志本身,阐述在拥有这样的读者群和作者群以及五四新文化具体历史背景下,《新潮》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诸如与中国新文学发生的关系,对于“反传统”的态度,和新潮社之辈以《新潮》为平台所希望构建“学术”社会的理念等。
最后,通过外部因素和文本的对照分析,展现一本真实的、充满着生命故事的《新潮》杂志,因为对外部因素的观照,最终是为了能更加清晰地认识《新潮》文本的内涵。从而通过解析《新潮》具体的文本,更好地来审视《新潮》背后,支撑它的那个具有自身学术个性的青年文化群体,如傅斯年、罗家伦、顾颉刚、俞平伯等,审慎他们所走的道路,不仅在于鉴古,可能同样会有知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