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增收”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而农民增收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人口逐渐向非农领域转移,外出打工和自营工商业在农村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逐渐加快,所有这些生产经营行为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农户信贷需求在农村不断扩大。农村居民的资金借贷行为与其收入的增长基本上是同趋势变动的,居民资金借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其收入的增长速度和增长潜力。然而,长期以来在农村金融抑制和“二元金融”结构影响下,由于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上的缺失,农户的资金需求很难获得良好的信贷服务和支持。一方面,中国农村金融供给长期不足。随着新一轮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向中心城市收缩,撤销合并了大量县及县以下的分支机构,将农村的信贷资源转移到了城市。另一方面,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上的需求主体——农户自身存在的缺陷,导致农户信贷需求的多样化,这与金融机构资金供给的垄断性和业务单一性形成鲜明对比。在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满足不了农户的需求的情况下,农户只能更多地依赖非正规金融渠道融入资金,非正规金融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的不足,缓解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对资金的饥渴。所以,目前我国农村借贷市场呈现正规金融借贷和非正规金融借贷并存的局面。本文主要研究正规金融借贷与非正规借贷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为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参考。本文按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经济发展状况和外部环境等在苏北地区选择五个地级市,选取了675个样本农户,调查了2008年的农户借贷状况。在获取相关数据基础上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定性分析农户的不同类型借贷的规模、用途、发生率、以及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借贷特征,从而预测农户借贷与其收入水平的方向,为了进一步研究借贷与收入的关系,本文在上述描述性统计的基础上,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采用最小二乘法(OLS)研究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通过对数据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农户资金更多来源于非正规金融市场,非正规金融可以满足农户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对于加快农村的工业化步伐,促进苏北地区农村经济的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农户资金使用来看,无论是正规金融借贷还是非正规金融借贷,其用在生活方面的资金比重要大于生产方面。无论是正规金融借贷,还是非正规金融借贷,都能够提高农户收入水平,并通过直接和间接影响促进农户增收。按照模型的估计结果,农户每增加1000元的正规金额借贷,纯收入增加364元,每增加1000元的非正规金融借贷,纯收入增加230元,所以,正规金融借贷对农户纯收入影响的效果大于非正规金融借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