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融合视角下农转非居民的媒介使用行为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debao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政府在城市郊区不断征收土地以满足建设的需要,这导致大量的失地农民被迫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离开生活多年的农村,走向陌生而现代的城市。在政府统一安排下,他们获得了非农户口,住进了现代化的集中安置社区。但是,个人的文化观念、社会关系和身份认同的转变远比空间和身份制度的改变艰难和漫长。研究表明,这些农转非居民正在经历着农村与城市双重文化、价值观念的拉扯,承受着来自乡土和城市的双重排斥,成为一群游离在边缘的陌生人。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现实的挫折感可能会造成农转非居民产生不能胜任市民角色、自卑或者社会角色认同混乱的现象,如果不能顺利地渡过这一危机,不能顺利地融入新的城市社会,将会严重影响他们今后在城市里的正常生活以及个人发展。本文从社会融合的视角出发,从文化观念、社会关系、身份认同三重融合框架切入,对身处城乡边缘的农转非居民的融合危机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农转非居民的社会融合与其接触媒介的特征与诉求相结合,提出了社会融合视角下考察农转非居民媒介使用行为的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可以简要概括为农转非居民媒介使用中的观念现代化、农转非居民媒介使用中的社会网络拓展和农转非居民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并展开具体的描述与阐释。在农转非居民媒介使用中的观念现代化这一章节,本文重点就媒介接触对农转非居民的一般观念、消费观、维权观、婚恋观、城市观等观念的影响展开实证调查。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大众传媒对农转非居民观念方面的影响力比较小,但是具体在消费、维权等特定领域,大众媒介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特别是年轻人,更加容易接受媒介上倡导的观念,而老年人则对之报以无所谓的态度。在农转非居民媒介使用中的社会网络拓展这一章节,本文考察了农转非居民在社会网络再建过程中如何使用媒介来进行新社区里的人际交往。本文重点考察了部分农转非居民在网络社区论坛上的交往,以发生在社区内的“反对群租”事件为例,观察在维权的诉求下,农转非居民如何在网络上建立新的邻里关系和社区关系。在农转非居民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这一章节,本文重点考察了大众媒体对农转非居民的呈现、农转非居民话语实践中的自我表征,根据二者的特点对城市主流社会舆论话语与农转非居民自我认同之间的冲突做了细致解读。最后,通过回顾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尝试从决策者、大众媒介、社区和农转非居民自身等若干层面入手,就建立帮助农转非居民尽快实现社会融合的传播环境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各界参考。
其他文献
近十余年来,世界各地特别是在中国,陆续出现了一座座地标性建筑,之所以称之为地标性建筑,是因为它不仅影响面广,意义重大,而且规模宏大,造型新颖、奇特,令人震憾.本文以调侃
期刊
建设行政执法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积极探索建设行政执法思路,创新执法理念,加大对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力度,从而促进了城乡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随着城
在前期新员工入职培训期间,所纪委组织开展了有关廉政专题的培训,并在结业测试时出了一道“必答题”,要求新员工谈谈对本所廉政风险的认识,并提出强化本所、部门或岗位的风险
何清华,既是学者,又是企业带头人,大家都亲切的称呼他为何老师。作为中国工程机械学院派企业家的成功代表,凭着“修身敬业,兴企强国”的情怀,他带领山河智能健康发展,产品种
期刊
近年来,建筑业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对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稳定社会,促进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是党的领导、政府调控、各级工会组织共同
在当前来看,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的是非常快速的。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当前处于一个国家快速建设的时期,这个时期中,有着大量的建筑工程。但是,我国目前的建筑行业发展是十分畸形
展览名称:物以神聚——范扬国画展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馆展览时间:2014年5月7日至5月14日展览展厅:中国美术馆1号厅、8号厅、9号厅展品数量:150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媒介生态变化进行分析,阐述其对我国政府执政环境的影响。并进一步阐释政府如何在全新的媒介生态下,适应新时期的执政需要,
房地产业的品牌建设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良性市场竞争体系逐步形成后对房地产业提出的必然要求。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房地产业进入品牌竞争的初级阶段,品牌研究的方向也应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