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杀菌剂和杀虫剂在苦菜上的安全使用问题,本研究于2016年在哈尔滨红旗乡进行了杀菌剂和杀虫剂在苦菜上的田间试验。建立了杀菌剂和杀虫剂在苦菜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了杀菌剂和杀虫剂在苦菜和土壤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并进行了膳食风险评估,为杀菌剂、杀虫剂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1)建立了苦菜和土壤中杀菌剂和杀虫剂的样品前处理及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MS)残留分析优化方法。添加浓度为0.10mg/kg时,毒死蜱、腐霉利、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吡虫啉和多菌灵在苦菜和土壤中得到相应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0.3%~107.9%,相对标准偏差为1.0%~18.1%。(2)杀菌剂和杀虫剂在苦菜和土壤中的消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Ct=C0e-Kt,腐霉利、多菌灵、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和啶虫脒在苦菜中的半衰期分别为9.1d、4.8d、5.0d、8.3d、4.1d 和 9.9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 9.1d、9.5d、5.7d、7.8d、5.9d 和 6.0d。(3)在施药剂量为最高推荐施药剂量和1.5倍的最高推荐施药剂量,施药次数为2次和3次,施药间隔期为7d的情况下,末次施药2d、3d、5d、7d后,苦菜和土壤中腐霉利、多菌灵、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和啶虫脒残留量分别为0.04 mg/kg~-0.32 mg/kg、0.02 mg/kg~0.74 mg/kg、0.02 mg/kg~0.15 mg/kg、0.01 mg/kg~0.07 mg/kg、0.07 mg/kg~0.61 mg/kg、0.02 mg/kg~0.16 mg/kg之间。本文给出杀菌剂及杀虫剂在苦菜上的合理施用建议:施药2次,3次药,施药间隔期7d,采收间隔期为7d。(4)在良好的农业操作规范下,得出杀菌剂和杀虫剂中腐霉利、多菌灵、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和啶虫脒的监管残留中值(STMR)和我国各年龄段人群杀菌剂和杀虫剂中的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NEDI);由NEDI占ADI的百分比,%ADI表示慢性摄入风险,%ADI越小,风险越小,%ADI越大,风险越大。现行最终残留限量(MRL)得出我国各年龄段人群中的理论最大每日摄入量(TMDI);MRL标准对各年龄段消费者的保护水平由ADI值和TMDI的商值决定,CPLC表示慢性风险的消费者保护水平,CPLc越小,保护水平越低,CPLc越大,保护水平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