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苦菜中农药残留研究及膳食风险评估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tianf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杀菌剂和杀虫剂在苦菜上的安全使用问题,本研究于2016年在哈尔滨红旗乡进行了杀菌剂和杀虫剂在苦菜上的田间试验。建立了杀菌剂和杀虫剂在苦菜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了杀菌剂和杀虫剂在苦菜和土壤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并进行了膳食风险评估,为杀菌剂、杀虫剂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1)建立了苦菜和土壤中杀菌剂和杀虫剂的样品前处理及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MS)残留分析优化方法。添加浓度为0.10mg/kg时,毒死蜱、腐霉利、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吡虫啉和多菌灵在苦菜和土壤中得到相应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0.3%~107.9%,相对标准偏差为1.0%~18.1%。(2)杀菌剂和杀虫剂在苦菜和土壤中的消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Ct=C0e-Kt,腐霉利、多菌灵、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和啶虫脒在苦菜中的半衰期分别为9.1d、4.8d、5.0d、8.3d、4.1d 和 9.9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 9.1d、9.5d、5.7d、7.8d、5.9d 和 6.0d。(3)在施药剂量为最高推荐施药剂量和1.5倍的最高推荐施药剂量,施药次数为2次和3次,施药间隔期为7d的情况下,末次施药2d、3d、5d、7d后,苦菜和土壤中腐霉利、多菌灵、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和啶虫脒残留量分别为0.04 mg/kg~-0.32 mg/kg、0.02 mg/kg~0.74 mg/kg、0.02 mg/kg~0.15 mg/kg、0.01 mg/kg~0.07 mg/kg、0.07 mg/kg~0.61 mg/kg、0.02 mg/kg~0.16 mg/kg之间。本文给出杀菌剂及杀虫剂在苦菜上的合理施用建议:施药2次,3次药,施药间隔期7d,采收间隔期为7d。(4)在良好的农业操作规范下,得出杀菌剂和杀虫剂中腐霉利、多菌灵、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和啶虫脒的监管残留中值(STMR)和我国各年龄段人群杀菌剂和杀虫剂中的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NEDI);由NEDI占ADI的百分比,%ADI表示慢性摄入风险,%ADI越小,风险越小,%ADI越大,风险越大。现行最终残留限量(MRL)得出我国各年龄段人群中的理论最大每日摄入量(TMDI);MRL标准对各年龄段消费者的保护水平由ADI值和TMDI的商值决定,CPLC表示慢性风险的消费者保护水平,CPLc越小,保护水平越低,CPLc越大,保护水平越高。
其他文献
在总结进1:2客专道岔用辊轮使用经验的基础上,介绍了国产化辊轮的结构设计、制造工艺研究、试制及试用测试等工作;通过检测和试用验证,国产化辊轮能够替代进口产品,同时满足高速铁
《政工学刊》第4期写作讲堂栏目中《写政工材料的感悟》给我的启发很大。最近,我部正在开展"政工研究月"活动,自己也尝试写了几篇政研文章。结合自己的感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语言分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方式,语言运用能力是学生未来参与社会实践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教师可以从口语交际入手,丰富学生语言,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加强
在以现代性为主轴的城市化语境中,作为传统历史文化承载的中国古城面临着继承与发展的巨大挑战。传统保护与现代更新都不能弥合中国古城从传统结构性向现代空间性转化过程中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媒介传播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新媒体背景下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应该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其中,人才是实现新媒体创新发展的关键
为了解决虚拟布局/装配中的人机交互问题,结合虚拟布局/装配环境,分别给出了输入控制器Neowand和三维跟踪器FOB的操作方法和工作原理。提出了综合使用Neowand和FOB进行人机交
采用铁水脱硫-复吹转炉-LF精炼-VD脱气/RH处理-CC连铸工艺,加入稀土后收得率与钢种、硫氧含量波动不密切,与工艺类型相关性强。不同钢种,稀土对钢中夹杂物的变性作用不同,但
创伤性膈肌破裂(traumaticruptureofdiaphragm,TRD)具有隐匿性特点,在临床上容易发生漏诊或延迟诊断,以至于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规范TRD临床救治流程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是重要的古典目录学名著,历来学术界一直认为其言简意赅,几乎无瑕可指。本文认为《简目》也存在若干讹误,并以别集类为例,举十九则,进行考辨与订正。 T
对2009—2011年我国30个省区粮食生产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13个粮食主产区中仅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在3年中始终处在前沿面上,且处于投入产出前沿省份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