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探析——以常州建筑业农民工为例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2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农村,以农民工新的身份出现在历史舞台,他们为我国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然而,与他们巨大贡献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贫瘠”的种种权益,其中最为缺乏的是他们社会保障权利。 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问题进行研究,从城市建筑行业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入手,对常州五个建筑工地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情况做了问卷调查和具体访谈,发现建筑行业农民工面临的社会保障问题仍然较为严重,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研究,认为农民工社会保障欠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质上的原因是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操作方面的原因是现行的社会保障体制,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社会保障制度落后的重要原因还包括其对市场造成的影响,还有农民工自身对社会保障认识不够等思想方面的原因,社会保障资金有限也制约了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发展。同时分析可知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也存在许多现实困难,包括现行体制改革困难、面临筹资压力、农民工参保率低、社会保障门槛高、转移难等等。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从制度设计必须符合制度需求的角度,提出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要符合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在坚持循序渐进、分层分类、低标准准入的原则下,分别对农民工的健康、养老、失业保障提出制度性建议:在健康保障方面,首先要把所有的农民工都纳入工伤保险制度,同时加强农民工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相结合,重视职业康复工作,其次要分类分层建立农民工的疾病保障制度:在养老保障方面,建立具备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可衔接性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民工失业保障制度方面则可以采用多种政策并举,既可以以土地保障作为农民工的最后保障,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把农民工纳入城镇失业保险制度,或者城市可以为失业农民工 提供一些帮助以渡过难关。
其他文献
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十年浩劫”的漩涡虽已逝远湮没,但人们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犯下的种种罪行始终无法释怀。作为反革命集团主犯之一的吴法宪,也由此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吴法宪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犯事”后的晚年生活如何?本文通过链接他一生的足迹,或许可以给读者客观地审视历史提供一些参考,带来些许人生的感悟。    追随革命队伍身经百战    吴法宪,江西永丰人。1930年,年仅15岁的吴法宪和许多热
港口是连接海陆运输的枢纽,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汇集点,也是沿江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作为我国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港口是维系整个社会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