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市场经济产生以来,“政府”与“市场”职能定位的合理界限一直成为经济学家探讨、阐述的理论热点,也是各个经济学流派间争论的理论焦点。到了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这个问题又赋予了新的内容。不管是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转轨中的国家,都面对这个问题。这既是一个世界性的理论课题,又是一个历史性的实践课题,是贯穿政治经济学说史和政策分析史中的一条重要的脉络。不同时代的经济学家对此都做出过不同的回答:斯密的“守夜政府论”,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剑桥学派的“能动政府论”,日本经济学家青木昌彦提出的市场增进论,以及国内一些学者归纳的“有限政府”、“强政府”、“弱政府”等等。他们大都从政府功能的优劣势分析出发,来界定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其共同缺陷是:脱离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脱离具体的条件,单纯分析政府与市场两种机制的各自特点与功能,由此来确立它们各自发挥作用的范围及相互关系的模式。这是一种静态研究。 本文认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仅是一种互补关系,而且是一种互动共生的关系:政府因应市场和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产生,又给市场和经济发展以影响。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结构对政府服务提出不同的需求,而政府提供的不同服务,又会对经济发展的水平与市场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能够恰当地表达这一思想的理论分析模式,是动态演化模式。 故本文将从中国现实情况出发,从动态演化的视角,结合演化经济学理论,运用历史的、动态的、生态演化的研究方法,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放在经济发展与转型的背景下研究,分析中国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各种内外部条件的变化,研究由这些条件变化所引起的市场关系、市场机制的变动,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政府角色,探索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政府与市场的互动关系,探索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道路与特色。 全文由引言和四章共五部分组成。 在引言部分,说明了研究现状及不足,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视角、方法和结构。 第一章是分析框架,由一个案例引发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新思考,在对以往的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本人的观点,作为本文分析的理论框架。 从生态演化的视角出发,需要研究政府与市场(结构)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各自的功能及相互关系演变的机制。因此,第二章讨论了政府的功能及某些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功能变化。 第三章讨论市场发展对政府公共服务需求产生的机制、表达的机制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供给的机制。 第四章结合动态演化模式的思路,分析中国转轨时期变化的特征,研究市场化改革的进展过程、现状,针对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结构出现的变化,社会矛盾的突现,讨论市场对政府服务需求的内容和政府角色的合理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