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龈纤维瘤(Gingival Fibromatosis,GINGF;MIM135300)是一种罕见的以牙龈组织弥漫、缓慢渐进性纤维增生为主要特征的良性病变。某些特定的药物以及遗传因素均会引起牙龈增生。这类牙龈增生既能单独发生,也会出现在很多综合征的表型内。临床多见的是非综合征遗传性牙龈纤维瘤(Hereditary Gingival Fibromatosis,HGF),通常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方式传递,但也有散发以及少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病例。最新的研究表明,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的显性遗传还会受到基因组甲基化的影响。在本课题之前,已经被确认的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的致病位点有两个,分别位于2p22-p21(GINGF,MIM135300)、5q13-q22(GINGF2,MIM605544),其中只有GINGF的致病基因被克隆,为SOS1基因(son of sevenless one;MIM182535)。本课题对一个中国汉族五代遗传性牙龈纤维瘤家系进行初步连锁分析,将该家系致病基因座定位在2号染色体短臂。对候选基因SOS1的突变分析在所有外显子、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处以及侧翼调控序列均未发现致病突变。随后的局部基因组精细扫描以及单体型分析结果显示,将该致病基因座位于D2S2221(端粒方向)和D2S1788(着丝粒方向)两个STS标记之间约11.4cM的区域内。其中两点与三点连锁分析均在D2S390处获得了最大值,分别为3.45(θ=0)与5.0(4.38)。这表明,新发现的HGF基因座已经与GINGF基因座不重叠,SOS1基因被完全排除在了新基因座之外。该基因座已经被HUGO命名委员会命名为GINGF3。最近的研究显示,在11p15上还存在一个新的受母源印迹影响的HGF位点,该位点的致病基因尚未被克隆。手(足)畸形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引起的肢端畸形的遗传因素通常可分为三类,包括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和染色体畸变,相对来说,单基因突变引起的手(足)畸形更为常见。轴后多指(趾)(postaxial polydactyly,PAP;MIM174200)是一种较常见的肢端异常畸形,在已经报道的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轴后多指(趾)病例中,7号、13号和19号染色体的基因突变都会引起轴后多指(趾)。另外,一些综合征中,典型的轴后多指(趾)也会作为典型症状出现。轴后多指(趾)存在两种表型,一种为A型,多余的指(趾)有骨结构并且发育良好;另一种是B型,多余的指(趾)没有完全发育甚至可以只是皮肤上的一个肉赘。1997年,Radhakrishna等人将PAPA表型定位在7p15-q11.23。随后,他们在GL13基因的第764号密码子上发现了一个突变,从而确定GL13基因为PAP的致病基因。同年,Akarsu等人将另一个PAPA2位点定位在13q21-32。2002年,本室赵红珊等人将PAPA3的位点定位在了19p13.2-13.1。2003年,Galjaard等人在7号染色体上发现了另外一个新的PAP致病位点,该位点被定位在7q22。在PAPA3位点的2.68 Mb范围内,一共有95个已知基因,其中功能已知基因64个,功能未知基因31个。本课题利用PCR—测序的方法,一共筛查了21个基因,其中16个基因完成了所有外显子和外显子—内含子接头部分的测序,剩余的5个基因均有少量外显子还未完成。所有已经完成测序的外显子或者基因中均没有发现致病突变。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三个dbSNP未报道的碱基改变:一个是EMR2基因11外显子的35位C>T改变,此碱基改变在蛋白水平会改变氨基酸,密码子由GCC变成GTC,氨基酸由丙氨酸变成缬氨酸;另一个是EMR2基因12内含子-9位的G>A改变;还有一个是RFX1基因内含子5的3’端22bp重复。通过家系共传递分析和群体等位基因频率统计,我们认为这两三位点的改变属于多态而非致病突变。由于本课题至今尚未找到PAPA3位点的致病突变,我们将会从更多的方面去寻找更多的线索,选择更佳的候选基因进行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