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一直是近几年党中央重大会议和工作的重点内容。城镇化是带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转变城镇发展方式,推动城镇规模扩大的同时,实现城镇质量同步提高,走节约、绿色、环保,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我国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推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基础,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手段。结合山西省在“两化”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深入研究山西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相互作用机理以及两者协调发展状况,对于推动山西经济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对二元经济理论等基础理论的分析,借鉴相关研究成果,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主要采用的分析方法有:一是理论分析,首先对相关经济学基础理论以及论文的关键概念进行分析;二是现状分析,对山西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通过定性分析和比较分析法进行研究;三是实证分析,建立山西省“两化”各自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两者各年综合发展得分,并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构建,对山西省“两化”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四是采用系统分析法,将山西省“两化”协调发展问题看作一个综合的系统,对于其影响因素从四个层面多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为避免单一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的局限,论文依据系统性、全面性和可行性的原则,选取合适指标构建山西省“两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测度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一是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山西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发展质量的提高和农业产出水平等因素分别对两者综合发展水平的提高起到比较重要的影响作用;二是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山西省“两化”耦合度较高,说明两者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程度较强。同时,山西省“两化”协调发展程度经历了由濒临失调到良好协调的水平不断提高的发展过程,但尚未达到优质协调状态。三是结合“两化”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山西省在生产要素、城镇规划、产业结构、制度因素四个方面的表现对“两化”的协调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四是山西省应从以上四个层面,通过不断完善要素的监督管理机制,提高生产要素流动和使用效率;合理安排城镇规划,增强中心城市带动力的同时重视小城镇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完善农业产业链条;推进落实户籍、社保以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等措施,促进山西省“两化”协调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