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组织主要通过在主权国家无法单独企及的专业性功能领域,为主权国家提供“共同利益”获得权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立足于“低政治”领域,为主权国家提供教育、自然科学、社会、人类科学和文化领域的专业性服务。由于知识分子和专家在组织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一个由专家构成的智囊型国际组织。 由于其前身的历史遗留基因及理想主义内核,该组织在某些历史的特殊节点表现出明显的特殊性。比如,该组织是在二战结束后少数非美国主导建立的国际组织之一;由于极具理想主义的宗旨、广泛的活动范围、客观存在的行为有效性问题,该组织曾被美国认为是国际组织失败的典范。这些特殊性的存在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基于前人研究和现有资料,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60多年的发展过程的观察;尤其是其特殊节点的反应,调整和变迁的分析;结合其改革后发展趋势;考察该组织中知识分子和美国对其发展的影响。行文首先基于现有的资料,假定该组织是以专业权威占主导的,具有较强自主性的专业性国际组织。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以知识分子(专家)为代表的专业权威和以美国为代表的传统大国权力在组织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对组织发展的影响。 为使分析更为直观,论述更为简明,本文在历史观察和经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现有的理论进行共性分析。本文建立了一个规范性的变量分析模型,采用了比较赋值法来评估大国权力与专业权威在不同时期作用的大小及变化。大国权力的影响变量主要考察总体权力,执行意志和会费影响力;专业权威则主要考察专业性,普适性和有效性。同时,根据不同时期的新变化,把国际代表性及财政自主作为重要干预变量进行考察。 本文的研究发现,专业权威与大国权力在国际组织演进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竞争。在两者的合力作用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呈螺旋形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