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纵向一体化的企业组织结构为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但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国际化为供应商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原材料供应源和更多的销售渠道,因此,企业拥有自己的货源和销售点并不能降低成本,于是,很多纵向一体化企业开始垂直解体。它们将早先投入在货源方面的投资抽出,同时还抽回对销售渠道的部分投资(Chandler,1990)。这种垂直解体与外包现象在上世纪80年代更为突出,企业不仅将货源与销售方面的投资抽回,而且将某些生产环节剥离。Chandler(1990)认为技术与市场的变化是这种现象的诱因。交易成本经济学家则从制度成本角度解释组织的变迁,他们认为纵向一体化组织形式成本高昂,专业化组织形式这种低成本组织替代高成本的纵向一体化结构是企业制度发展所趋。交易成本理论建立在资产专用性的基础上,认为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与不确定性决定了交易的性质,不同的交易与不同的交易协调机制相对应。企业能力理论从知识与资源角度分析这一现象,认为企业在一定的知识与资源的约束下,往往将价值链上某些环节外包以维持其核心能力。与纵向一体化企业垂直解体过程相伴随,信息技术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50年代,企业主要利用信息技术代替某些手工操作。信息技术应用大幅度提高了企业一些部门的工作效率。到60-70年代,信息技术逐步应用到企业的管理控制上。上世纪90年代之后,信息技术在组织变革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促进企业在产品、市场、供应等核心行为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信息技术应用不仅改变了生产管理过程、提高了生产率,而且对市场与企业等交易协调工具的交易成本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影响企业纵向边界变迁。本文目的在于利用交易成本理论与企业能力理论揭示信息技术应用对企业纵向边界变迁的作用机制,为我国企业在信息技术条件下调整企业边界、获取竞争优势提供依据。分析信息技术对企业纵向边界的影响,首先应该明确究竟什么是企业纵向边界。本研究借鉴了Hodgson(2002)、吴炯、胡培与任志安(2002)等人的理论,抛弃了企业边界理论的两个假设:企业边界不是以注册与纳税人主体为判别标准的企业边界;企业必须是一个个相互独立的个体。企业边界可以具体分为纵向边界与横向边界两种形式,从是否是独立的纳税人角度可以将企业边界分为法定边界与拓展边界两种形式。因此,企业边界具有四种形式,分别是企业纵向法定边界、企业纵向拓展边界、企业横向法定边界与企业横向拓展边界。横向拓展边界反映同类型企业之间在一定利益基础上有限度的竞争合作关系。横向法定边界则表明企业作为一个独立法人实体的活动边界,企业具有依法纳税等相关义务并享有相关的权利。纵向拓展边界反映价值链上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一方面,信息技术应用减少了交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提高了交易方的理性,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促使市场形式由直接交易市场向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的电子市场转变。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也为企业组织模式转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促使企业组织向扁平化、网络化与弹性化方向发展。信息技术不仅对交易的协调方式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影响到生产过程,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信息技术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灵敏度与组织学习,并且促使企业产品多样化,提升了企业能力。从交易成本理论角度看,信息技术应用降低了资产专用性与不确定性,促使交易方式向市场与中间性组织过渡;另一方面,为了维持其核心能力,企业放弃价值链中的某些生产环节,加强其核心能力。企业纵向边界、组织行为与企业能力的互动影响,构成一个循环。在这两种力量作用下,企业纵向法定边界出现萎缩的趋势,企业纵向拓展边界呈现扩张的趋势。最后,研究将交易成本理论与企业能力理论纳入一个分析框架中,以交易成本与企业能力的共同演化分析企业边界变迁。引入自然选择的演化理论、企业进入退出理论,构建长期中的企业能力、交易成本、企业边界互动循环的演化机制,反映企业边界变迁与产业组织演化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