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成功的大鼠帕金森病模型 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40只,体重240~270g。采用6-OHDA立体定向注入大鼠右侧前脑内侧束(MFB)和中脑被盖腹侧区(VTA),制成偏侧PD模型。从术后第2周开始,分别于术后第二、三、四每周一次检测动物的Apomorphine诱导的旋转行为。 结果:所有动物注药后均能正常存活,无死亡。40只大鼠中有32只在注药后初期即出现头偏斜、行动迟缓、尾僵直和自发旋转。腹腔注射APO后1~10min内可出现旋转行为,表现为向健侧单方向快速转动,或沿转盆外周旋转,旋转次数超过7转/min,易激惹和尾僵直。 结论:判断大鼠模型是否成功,通常以药物诱发实验,即以动物出现向损伤对侧旋转的次数为标准,一般超过7转/min即为成功的PD模型。本实验应用VTA+MFP两点6-OHDA立体定向注射法,模型成功率80%。 第二部分 帕金森病相关基因的筛选 目的:选取已知和未知基因片段并通过Northern Blotting筛选出与帕金森病有关的阳性基因。 方法:分别提取1周、2周、1月、2月的帕金森大鼠(各8只)黑质区脑组织总RNA,并取相对应时间的正常大鼠的脑组织总RNA作为对照,经RNA甲醛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后,通过Northern转移,将其吸附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然后利用ECL标记的Selenoprotein P和一段未知基因为探针,与硝酸纤维素膜上的RNA分子进行杂交,再通过显影取得杂交的结果,应用ONE一scan软件进行光密度值分析。结果:SelenoproteinP和未知基因片段RNA在1周、2周、1月、2月的帕金森病大鼠黑质区表达增高。SelenoproteinP在2月帕金森病大鼠中增高明显。结论:SelenoproteinP和未知基因片段为帕金森病的相关基因。第三部分帕金森大鼠模型cDNA文库的构建目的:构建大鼠帕金森模型cDNA文库;在CDNA文库中获取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全长,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做基础。方法:采用模板链转换结合长距离PCR(LD一CR)来构建cDNA文库,主要步骤包括:1单链cDNA合成。2 LD PCR合成第二链。3蛋白酶K降解聚合酶。4 sfil酶切产物。5使用凝胶过滤柱Chroma spin礴00过滤DNA,收集大于400bP片段。6和噬菌体载体做连接反应。7包装蛋白包装噬菌体并测定文库的库容量。8 eDNA文库的扩增。9 cDNA插入片段的分析。10 cDNA文库的释放以及释放后的噬菌体质粒的滴度的检测。结论:1库容量为:1.3 x 106。2文库扩增后噬菌体滴度测定为:1 .6 x 1010Pfu/m1。3插入片段的的平均大小为SO0bp,范围为SOObp一Z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