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90年代的沉潜写作逐渐演变为喧嚣热闹,新世纪中国诗歌已然走过十年历程,并表现出与以往时代不同的新质,不仅有诗歌外部数不胜数的诗歌活动、诗坛论争及非诗化事件的合力作用,使得新世纪诗歌表现出诸多“复兴”的迹象,更有诗歌内部的伦理关怀的提升、多元化诗学的建构以及诗歌技艺的综合调适。本文试图从新世纪诗歌的诸般现象入手,归纳总结当下诗歌的基本特征,探索诗歌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为当下诗歌的繁荣发展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与启迪。 绪论部分,首先梳理新世纪诗歌外部以消费为中心的经济语境、以狂欢化为特征的文化语境与以多元化为旨归的文学语境等问题,为研究当下诗歌的发展衍进历程提供不可忽略的背景元素。其次指认新世纪诗歌的总体特征,即先锋性的延续、现实性的深化与抒情性的传承。最后对新世纪诗歌研究现状进行细致而理性地分析,并确立本文的写作目的与创新点。 第一章重点研究新世纪诗歌的传播形态,抽取出国家出版物、民刊和网络三种主要传播方式,作为本章论述的着重点。国家出版物作为国家文艺方针的宣传体,始终是延续诗歌传统的主阵地;民刊则充当了现代精神实验场的重要角色;而网络的出现,为新世纪诗歌传播构筑起了先锋的平台。文章不仅对新世纪诗歌三种传播形式的优势与意义进行充分肯定,同时也客观公正地指出其各自的缺憾之处。 第二章围绕新世纪诗歌的诗学理论建构问题,探索其多元化诗学建构的意义。“第三条道路写作”作为一种诗歌中的“不结盟”运动,因为强调多元、包容、自由、独立而对新世纪初的诗歌写作意义深远;“诗歌地理学”概念重视诗歌传统及地域性差异,将地理、自然和文化融汇于诗歌之中,为当下诗歌写作找到一个回归传统的全新路径;“完整性写作”吁求诗歌精神的重新凝聚,对建构诗歌写作的伦理学意义非凡。 第三章针对新世纪以降诗歌及物性写作增强的现实,探索诗歌社会学、美学的价值和意义。无论是诗歌在表现社会内容,如“底层写作”、“打工诗歌”、“灾难诗歌”,还是完全个人化的日常性书写,以及对城市生态的关注,都显示了新世纪诗歌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改善,尤其是以一种富有痛感的批判姿态介入当下的社会生活,彰显出新世纪诗歌深蕴着的生命终极关怀和社会伦理关怀,并且改变1990年代以来诗歌以“个人性”取代“社会性”的边缘化倾向,重新在个人与社会的维度上建立诗歌伦理,积淀下了厚重而坚实的诗歌精神,这是新世纪诗歌最为令人瞩目的特征之一。 第四章探讨新世纪诗歌文本内部的美学特征。众多新质意象如病院、广场、车站等的出现,丰富了新世纪诗歌的意象表现;“后叙事”写作中的解构式叙事、“语词”叙事将1990年代重新确立的诗歌叙事技巧推向一个新境界;“新口语”写作创造出兼具“知识分子写作”的精湛高妙的修辞和“民间写作”的率性、天真的语感特征的新写作样态,新世纪诗歌的写作技艺表现出积极探索的精神。 第五章集中讨论了新世纪诗歌出现的问题。诗歌精神的“轻”与“重”之间极度失衡,诗魂变轻;诗歌文本无数而精品寥寥、诗歌活动频出却“诗意”渐消、诗歌批评“高产”可少见锋芒等等,诗歌中“多”与“少”的矛盾问题依旧存在;新世纪诗歌求新求变的意愿尽管美好,但却难以掩饰沉寂的尴尬,“常态书写”与“非常态书写”的错位,导致新世纪诗歌一种“复兴”的假相。 在结语中,总结全文的核心思想,对新世纪诗歌进行整体性评价,客观地指证其缺陷,并提出当下诗歌写作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及未来的希望所在。笔者认为,新世纪诗歌恢弘丰硕、成绩斐然,但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样很多,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应以冷静的态度对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