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扬州是长江下游以及大运河沿线的重要城市。唐、宋两个时期,扬州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兴衰状况,形成较为明显的对照。宋代扬州的相对衰落,是唐宋之际以及两宋之际政治格局的变动所造成的,其中地理因素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唐宋之际政局的变动,导致强化中央集权及消弱地方势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区的幅员往往呈缩小的趋势。宋代扬州的政区幅员与唐代扬州鼎盛时期相比,是后者西、北、东三面数个属县析出之后的剩余。政区幅员的缩小,消弱了宋代扬州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地位。这种政区地理的变动,是比较唐宋两个时期的扬州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在因素。而两宋之际政治格局的变动,使得扬州从“内地”转变为“边郡”,成为当时南北政权对峙的前沿地带。这种军政地理格局的变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扬州的城市属性以及区域的战略地位,使得南宋时期的扬州与北宋时期相比,经济社会呈现出相当不同的风貌。宋代扬州城市与经济的发展演变,就是在上述两个大的背景下进行的。就城市而言,北宋时期,对地方城池建设不甚措意,扬州城池沿袭着五代末期周小城的规模,并无大的更改。这与强化中央集权及消弱地方势力的总趋势是合拍的。南宋时期,扬州城池建设的次数与规模,都远远超过北宋时期,而孝宗朝的扬州修城举措最为突出,期间形成了宋代扬州的三城格局。这是南宋扬州城市属性以及战略地位的一种反映,同时也体现了南宋孝宗朝政治取向的特色,可视为“孝宗恢复”在地方社会的一种实际行动。就经济而言,宋代扬州虽然整体上较唐时的鼎盛为衰落,但在这种宏观认识之下,有三点需要特别注意:一、在两宋时期相对和平的环境里,扬州的经济呈逐步恢复与发展的态势。即便南宋时期扬州处在边境地带,其人口总数也仍然呈不断增长的趋势,甚至一度超过北宋时期的水平。这是扬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表征。二、与扬州经济的相对衰落相对应,宋代真州经济地位的凸显,有一个历史的过程,并非一入宋便超过扬州,而且事实上也未取代扬州的经济地位。真州的前身只是扬州下辖的一个镇,其作为统县政区的存在,只是在宋真宗朝才最终定型。这种时间的区分,对于客观评估宋代扬州的经济状况,乃至于淮东整体的经济情状,都有实际的意义。三、南宋与北宋两个时期,扬州的军政地理环境发生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影响到扬州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若着眼于官方与民间的区分,则北宋扬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民间自由参与其中的程度要更高一些;南宋时期,官方调控扬州经济的举措更为频繁,而商人在扬州经济社会恢复与发展中的作用也更为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