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虽然既往研究识别了多种危险因素,但是仍有许多缺血性脑血管病人不能用已知危险因素解释,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分子流行病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所致的复杂疾病。一些基因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被认为是脑梗塞的候选基因,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就是其中之一。一氧化氮(NO)即内皮源性血管舒张因子,因其可以调节血管舒缩,调节血流,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血小板和白细胞黏附,因而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调节血压和主要器官血流量和抗血栓作用,是体内重要的心血管保护因子。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Cel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是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途径的唯一限速酶,其基因的突变可能影响eNOS蛋白的功能活性,从而降低体内NO的生成,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展。体内的一氧化氮由3种异构的一氧化氮合酶催化L-精氨酸合成,其中血管内一氧化氮由eNOS合成,eNOS基因存在于人染色体7q35-36有26个外显子,25个内含子,共21Kb。近年来对eNOS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如缺血性中风的相关性研究较多,其中eNOS基因第4内含子处27bp数目可变性串联重复序列(VNTR)多态性与脑缺血的关系国内外均有报道,但结论不完全一致,甚至相反。目的本研究通过大样本实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48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和42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eNOS第4内含子VNTR基因多态性分析,观察其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中国河南汉族人群中的分布特点,旨在从遗传学角度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48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病例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会议修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关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其中脑梗塞454例,腔隙性脑梗塞2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11例;男:298例,女:190例,平均年龄:60.58岁;对照组选自同期健康体检的随机个体420例,其中男:234例,女:186例,平均年龄:56.28岁,均为无血缘关系的河南地区汉族个体,无脑卒中病史及家族史。以上两组均排除癫痫、癌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所有研究对象取外周抗凝静脉血3ml,应用标准的酚-氯仿法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设计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目的带,在2.5%的琼脂糖溴化乙锭凝胶中电泳,在紫外成像仪上检测结果并摄影分析。以基因计数法计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与正常对照人群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用SPSS 11.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对各组之间各基因型频率之间的差异进行χ~2检验,并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可信区间(CI),以估计基因突变对疾病发生的相对危险度,用χ~2检验及Hardy-Weinberg平衡评估标本群体代表性。并将自己的结果与国外相关的研究结果相比,观察该基因多态性是否存在有种族差异。结果1.eNOS基因VNTR 4a/b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aa基因型频率为2.3%,ab型频率18.4%,bb型频率为79.3%;对照组中aa型频率为0.95%,ab型频率为13.57%,bb型频率为85.48%。a等位基因频率在患者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1.5%和7.7%,经χ~2检验,二组间的各种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基因型较bb基因型对ICVD的OR为2.251(95%CI 0.805~8.084)。ab基因型较bb基因型对ICVD的OR为1.465(95%CI 1.020-2.103)。a等位基因型较b等位基因对ICVD的OR为1.546(95%CI 1.122-2.130)。2.本研究发现河南汉族人群与其他种族人群的eNOS基因4a/b VNTR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河南汉族人群中,eNOS基因VNTR4a/b基因突变可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中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2.中国河南地区汉族人群存在eNOS基因VNTR4a/b多态性,此多态性分布存在着种族差异性。